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1)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即Ug=IgRg。
4.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将电流表G串联一只适当阻值的电阻R,就可以改装成一定量程的电压表V,若改装后的量程为U,则分压电阻R=-Rg。
5.利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将电流表G并联一只适当阻值的电阻R,就可以改装成一定量程的电流表A,若改装后的量程为I,则分流电阻R=。
考点一
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
1.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1∶I2∶I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R2∶R3为( )
A.6∶3∶2 B.2∶3∶6
C.1∶2∶3 D.2∶3∶1
答案 A
解析 三个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U=IR得,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电流之比I1∶I2∶I3=1∶2∶3,则电阻之比R1∶R2∶R3=6∶3∶2,A正确。
2.用两个可变的电阻R1和R2按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可用来调节通过灯泡上的电流大小。如果R1?R2,则a、b两图中起粗调作用的变阻器是(另一个是起微调作用)( )
A.a图中R1起粗调作用,b图中R2起粗调作用
B.a图中R2起粗调作用,b图中R1起粗调作用
C.a、b两图中都是R2起粗调作用
D.a、b两图中都是R1起粗调作用
答案 B
解析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调节大电阻,电流变化大,调节小电阻,电流变化小,所以a图中R2起粗调作用,R1起细调作用,在并联电路中,并联部分电压相等,通过小电阻的电流大,调节小电阻,电流变化大,调节大电阻,电流变化小,所以在b图中R1起粗调作用,R2起细调作用。A、C、D错误,B正确。
考点二
电表的改装
3.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a、b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
B.图a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C.图b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图b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答案 B
解析 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的方法是:给小量程电流表并联一个合适的小电阻。因为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不同,故并联的小电阻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大量程电流表的整体电阻也不同,当改装后的两个大量程电流表并联时,因电阻不同,分流不同,因此示数不同;但图a中两个小量程电流表也相当于并联,因二者是相同的电流表,因此指针偏角相同,A错误,B正确;图b中A1、A2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二者的电流相同,因此二者的示数相同;但是由于改装时并联的小电阻的阻值不同,因此原来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得的电流大小不同,进而指针偏角不同,C、D错误。
4.一个电流表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与电阻R并联而成。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流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答案 A
解析 电流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是由于并联的电阻R阻值偏小,流经电阻R的电流偏大,而使流经小量程的电流表的电流偏小造成的,所以应该给电阻R串联一个阻值比R小的多的电阻,使流经电阻R的电流稍微变小,从而使通过G的电流变大,故A正确。
5.
如图所示,两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计改装成的,V1表的量程是5 V,V2表的量程是15 V,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 )
A.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也相等
B.它们的示数之比为1∶3,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C.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3
D.它们的示数之比、指针偏转角度之比均为1∶3
答案 B
解析 因两表是同样的电流表改装而成,故通过的电流大小一样,则偏角一样,两电表量程不同,则内阻不同,分压不同,量程之比为内阻之比,在同一串联电路中示数之比等于量程之比。所以示数之比为1∶3,A、C、D错误,B正确。
6.一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 Ω,表盘刻度均匀,现串联一个9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__ 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________ V。
答案 1 0.8
解析
考点三
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7.如图所示,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连线电阻不计,当它的滑片P从左端向右端移动时,A、B间的电阻变化情况是( )
A.减小 B.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解析 当滑片在最左端或者最右端时,AB两点间的电阻均为0,在中间时,AB间的电阻最大;当滑片在中间时,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电阻由0增大到,再减小到0,最大值为。D正确。
8.
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 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
A.0~10 V B.0~20 V
C.10~20 V D.20~30 V
答案 C
解析 当触头在最上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2R,则UCD=×30=20 V,当触头在最下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R,则UCD′=×30=10 V,故UCD的变化范围是10~20 V,C正确。
9.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 Ω,R2=R3=300 Ω,A、B两端电压UAB=8 V。
(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
(2)当开关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多少?
答案 (1)4.8~8 V (2)3.43~8 V
解析 (1)当开关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3及R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AB=8 V。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1的全部与R2串联,此时R2上的电压最小,UR2=UAB=4.8 V,所以R2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8 V。
(2)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2与R3并联,再与R1的全部串联,R2与R3的并联电阻R′==150 Ω,电压为U′=UAB=×8 V≈3.43 V,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AB=8 V,所以R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8 V。
1.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5 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0~3 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
A.串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答案 D
解析 改装成电流表是要扩大电流的量程,使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要并联的阻值为:R== Ω≈0.05 Ω。
2.
如图所示,电源和电压表都是好的,当滑片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几乎都为U,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处接线断开 B.触头P开路
C.a、b间电阻丝开路 D.b处接线开路
答案 D
解析 滑片从a滑到b过程,电压表示数不为零且几乎不变,说明电阻上各点等势,电路中没有电流,只能是b端接线开路,D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 )
A.空载时输出电压UAB=
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
C.AB间的负载R越大,UAB越接近
D.AB间的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
答案 ABC
解析 空载时,AB间的电压为总电压的一半,即UAB=,A正确;当AB间接上负载R后,R与变阻器的下半部分并联,并联电阻小于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故输出电压UAB<,但R越大,并联电阻越接近于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UAB也就越接近。R越小,并联电阻越小,UAB就越小于,B、C正确,D错误。
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上述说法都不对
答案 B
解析 电压表电阻分压,串联;电流表电阻分流,并联。所以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并联电路电阻大时分流少,所以R增大时量程减小;串联电路电阻大时分压多,所以R增大时量程增大,B正确。
5.一只满偏电流Ig=1 mA,线圈电阻Rg=100 Ω的小电流表。
(1)把它改装成满偏电压U=10 V的电压表;
(2)把它改装成满偏电流I=0.6 A的电流表。
请画出电路图,并算出有关数据。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小量程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g=IgRg=0.1 V<U,因此需要串联一个适当的分压电阻,可将其改装成电压表,改装的电路如图1所示,由欧姆定律U=Ig(Rg+Rx),解得Rx=-Rg=9900 Ω。
(2)小量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I,要将其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应给其并联一个适当的分流电阻,改装的电路如图2所示,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
IgRg=(I-Ig)Rx,解得:Rx=Rg≈0.17 Ω。第5节 焦耳定律
1.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正比,这一规律叫焦耳定律,表达式为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焦耳定律是电流热效应的实验定律,凡计算电热都要用该规律。电热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产生电热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公式为P=I2R,适用于任何电路。
4.只含有电阻的电路称为纯电阻电路,当有电流通过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电功等于电热,用公式表示为W=Q=I2Rt=UIt。含有电动机等非纯电阻元件的电路称为非纯电阻电路,电路中的电能除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外,其他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此时电功大于电热,电功表达式W=UIt,电热表达式为Q=I2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