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相信未来 ——食指 2001年4月28日,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食指和已故11年的海子被授予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诗坛重要事件作者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母亲在行军途中生下他,所以给他起名路生。 食指自幼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16岁开始创作诗歌。19岁起向何其芳学诗。在此期间,郭路生还写下了被一代人广为传诵的诗歌《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等。 1968年到山西插队。参过军,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
1990年至今在北京福利院接受治疗。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疯狂岁月——大字报大字报不知是否为文革的发明,但肯定在文革发展到了极致。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铺天盖地,势如潮涌。 疯狂岁月 ——红卫兵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 疯狂岁月——个人崇拜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在文革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致于一代伟人变成了全国人民顶礼膜拜的神。
疯狂岁月——批斗会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小到车间、班组的现场会,各式各样的批斗会层出不穷;上至国家主席,小到一个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批斗会的对象。 听朗读
思考: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是?
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走出迷惘,相信未来。
绝望中产生希望,黑暗中预见曙光。 本诗的总体结构第1-3节 表达信念 :
相信未来
第4-6节 阐明理由:
为什么相信未来
第7节 热情呼唤:
热爱生命,相信未来的呐喊。
思想逐层深入
韵律渐趋高昂第一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生活上
贫困
但保持乐观第二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泪水鲜花美好的事物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心理上
失落
但一往情深课后作业:预习本诗余下部分,找出意象。
找出第三节使用的修辞手法。
对第三节进行朗读体会。用铅笔标出朗读停顿处。课件12张PPT。相信未来 ——食指朗读第三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第三节手指——涌向天 边的波浪气魄恢宏手掌——托起太阳的大海志向远大曙光——温暖漂亮的笔杆追求光明孩子的笔体憧憬美好目标上
用尽全力
执著追求第三节与前两节有什么不同之处?句式上稍有改变,体现了作者情绪的变化 。“我要……,我要……”。这两句体现了一种年轻的豪情,一种可以冲破一切、不可阻挡的锐气。
诗人在这里运用排浪、太阳、大海、曙光等意象,摆脱了前面两节中的灰色、冷峻的一面,采用色彩明亮的、积极向上的词语,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思考:前三节有什么共同特征?三节都以“相信未来”结束。采用间接反复的手法。
由“相信未来”结束,用冒号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阅读第4节,找出意象。眼睛
睫毛
瞳孔
视角上的转换,由我变成了“她”。她就是“未来”,是光明的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相信现在这一切真实的历史,未来会给予最公平的评价。创伤是表层的,
困难是暂时的
能拯救中国命运
的中国的脊梁
脊骨腐烂的皮肉阅读第七节最后一小节照应全文,表现了对未来的真诚信任,是年轻的诗人发自内心的呐喊。诗人放弃了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告诉人们要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年轻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包括“死亡”。
这一节句式简短有力,节奏也明显加快,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任的升华。拓展阅读《沁园春·长沙》与《相信未来》相比,在意象使用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沁园春长沙》是直接使用意象的本意来表达情感,如山、林、江、舸、鹰、鱼,最后推及万物,写出万物竞自由。
而《相信未来》则是透过意象,使用意象含有的内涵或者引申义,含蓄的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朦胧诗何为朦胧诗?朦胧诗是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朦胧诗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征。
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就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是个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食指与朦胧诗 食指的诗,尤其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了的杰出诗人。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象珍珠,在历史的尘埃中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
“他在他的时代里,独立承担了一位大诗人所应承担的。” 60年代中后期,食指诗歌的出现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他的诗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北岛、舒婷、顾城、江河、芒克等为代表的、后来被笼统称为“朦胧诗”的现代诗歌创作潮流 。
一代人
顾 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