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屈辱
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
1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2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3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一篇章】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探究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
方针 含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哪些伟大的外交成就?
成就: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
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与苏联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新中国初期外交形势严峻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中国
世界
积极
主动
打破美国封锁
【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第二篇章】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一分钟速记
提出背景
具体内容
正式确认
历史影响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一分钟速记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出背景
具体内容
正式确认
历史影响
【问题探究】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问题探究】
1.
2.
3.
尊重
平等
和平
【第三篇章】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自主学习:万隆会议的概况】
时间地点
会议主题
会议性质
巴基斯坦发言
伊拉克代表发言
泰国代表发言
【万隆会议】
东道主总统发言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假如,周总理与之针锋相对?
会议偏离正轨、步入歧途、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正中帝国主义下怀
同
异
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1.发展国家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
3.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问题探究】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 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中找共同基础。”
----周恩来
思想意识不同
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也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
求
【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意义】
同
存
异
作业:
查阅资料学习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采
推荐:《大外交家周恩来》《周恩来外交学》
《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
《周恩来的外交幽默》
活学活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
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D、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政策
2、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哪次会议(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