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3张PPT。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形态千差万别,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多少种?你知道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动物?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最小的动物是什么?最高等的动物又是那一类?1.通过认识动物进化系统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2.认识常见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及主要特征,了解原生动物与线形动物。
3.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在动物分类中,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没有脊椎骨而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是在进化上比较古老和低等的一类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没有脊椎骨形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门类繁多,种数占动物总数的绝大多数。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类群。脊椎动物身体里面都有由脊椎骨连接成的脊柱作为支柱,体形左右对称,身体一般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脊椎动物只是脊索动物门中的1个亚门,在脊椎动物里,又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动物进化系统树原生动物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古老、结构最简单的动物,它们的身体是由单个细胞构成,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虽然如此,它们有着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 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组成,很小,有的只能用微米来度量。草履虫变形虫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是低等的水生多细胞后生动物,腔肠动物的体型为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具有原始消化腔和原始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是一群很奇特的动物,他们看起来往往像植物而不像动物,如海葵、水螅、珊瑚虫等,都像是植物的枝条或花。大都分布在温暖的浅海里,只有一些水螅等生活在湖泊或河流等淡水里。 腔肠动物的体型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适应固着生活的水螅型;一种是适应漂浮生活的水母型。水螅 水螅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它的体壁是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的,在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由外胚层和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口周围有触手。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2.常见腔肠动物海葵珊瑚虫水母 海蜇3.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沿海岸的珊瑚礁形成天然堤埠,能稳固海岸。但在海底的暗礁,则会影响船只航行。
(2)珊瑚礁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
(3)部份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4)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为无体腔最原始的三胚层动物。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无体腔、肛门、循环器官、呼吸器官及骨骼系统,也没有真正的附肢。扁形动物开始有发达的中胚层。出现肌肉系统,加强了运动机能和速度,随之感受器亦趋完善,摄食、消化、排泄等机能也随之加强。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广泛分布在海水和淡水的水域中,少数在陆地上的潮湿土壤中生活。大部分种类为寄生生活。 生活习性:涡虫生活在池塘、溪流的石块下,主要吃小的水生动物和动物的尸体,而大多数种类在浅海石块、海藻下隐居生活,潮间带较为丰富。淡水种类多在溪流湖泊等清洁的流水石块下生活。涡虫形态:涡虫体长约10—15毫米,身体柔软,背面灰褐色,腹面体色较浅,背腹扁平,左右对称。身体呈柳叶状,前端略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突,耳突有味觉和嗅觉作用。
结构: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能感受一定强度的光亮,无视觉作用。在身体腹面中线的后端近1/3处有口,口后为生殖孔。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从口吐出。涡虫身体不分节,前端后端均无吸盘。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身体有了背腹、前后、左右之分
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2.常见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猪带绦虫病可引起患者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失眠、乏力、头痛,儿童可影响发育。猪囊尾蚴如寄生在人脑的部位,可引起癫痫、阵发性昏迷、呕吐、循环与呼吸紊乱;寄生在肌肉与皮下组织,可出现局部肌肉酸痛或麻木;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3.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动物门中吸虫纲和绦虫纲动物则有很多种类可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人、畜产生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类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人蛔虫 线形动物你知道吗身体细长
消化管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有角质层
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原体腔人蛔虫常见线形动物:蛔虫、钩虫、蛲虫钩虫蛲虫
无脊椎动物:原生、腔肠、扁形、线形、环节、
软体、节肢、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1.动物的 主要类群2.原生动物特征:身体微小,是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
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多数生活在水中,少
数寄生在动物体内。
应用:可以净化污水;过量繁殖可以引起赤潮现象;
能使人患病。(1)特征:生活在水中,有口无肛门,体内有消化腔,
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2)常见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等。
(1)特征:身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有些寄生在
人或动物体内可使人患上寄生虫病。
(2)常见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3.腔肠
动物4.扁形
动物 1.下列无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原生 腔肠 扁形 线形 环节 软体 节肢
B.原生 腔肠 线形 扁形 软体 环节 节肢
C.原生 扁形 腔肠 线形 环节 软体 节肢
D.原生 腔肠 扁形 软体 线形 环节 节肢2.世界上最小的动物是( )
A.草履虫 B.原生动物
C.细菌 D.病毒BA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 大家认真观察,请说出它们是什么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1.认识常见的环节、软体、节肢和棘皮动物及其主要
特征。
2.通过参与“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
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
多样性 。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体长圆柱形或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后相连的许多体节构成。环节动物约有13000种,包括蚯蚓、沙蚕、蚂蟥等,生活在海水、淡水、土壤及陆地潮湿环境中,分布较广。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
壤中。白天在土中穴居,夜间爬出地面,
以泥土中的有机物或
植物的茎、叶等作为
食物。蚯蚓的身体一般为青灰色或暗红色,呈长圆柱状。体表湿润、粘滑。腹部有刚毛。身体各节形态相似,成熟个体的体前端有一小段肿胀部分,色暗,称环带。蚯蚓依靠肌肉的舒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身体内部有真体腔。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具有真体腔。2.常见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蚂蟥。3.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2)鱼类的饵料:蚯蚓及沙蚕可以用作鱼饵。由于沙蚕被鱼捕食,所以沙蚕的数量能影响鱼类的分布。
(3)影响人畜健康: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为食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4)医用与药用:由于蛭类有吸血的习性,自古就有采用医蛭吸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现在欧洲和一些国家仍采用医蛭作医疗放血。蚂蟥能入药,有治疗跌打损伤,破血通经,消肿解毒,降低血压。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范围极广,海水、淡水和陆地均有。已记载的种类有11万5千余种。本门动物体外大都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陆地湿润处的蜗牛,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等。蜗牛 头部发达,具有一对触角,一对眼。眼生在触角的顶部(有柄)。口腔内的齿舌极其发达,用于摄食、钻孔。足位于躯体的腹面,故有“腹足”一名。外壳呈螺旋形。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
有外套膜
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被外套膜包裹的内壳)扇贝鲍牡蛎鹦鹉螺蛞蝓石鳖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如蚶、蛏、牡蛎、乌贼、田螺、河蚌、鲍鱼、扇贝、贻贝等。药用: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做中药材,如鲍鱼的贝壳、乌贼的海螵蛸等。
(2)工艺美术业用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色泽美丽,可以做工艺品,如宝贝、鸡心螺、榧螺、竖琴螺等。
(3)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例如,蜗牛中的多数种类啮食植物,对农业生产有害。
(4)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有害于人类。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灭绝的三叶虫。现生物种类已知有100多万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节肢动物在水体、陆地、空中都可生活。节肢动物的分类 节肢动物的品种极多,分类亦极之复杂,门之下可分为数个亚门,每个亚门之下又有若干个纲。这里只介绍较为人们所熟悉的几个纲及其代表动物。三叶虫纲(已绝种)、甲壳纲(例:虾﹑蟹、寄居蟹、藤壶)、蛛形纲 (例:蜘蛛﹑蝎子)、昆虫纲 (例:蟑螂﹑蝗虫)、多足纲(例:蜈蚣)﹑肢口纲(例:鲎)。常见甲壳纲动物:
沼虾、蟹、寄居蟹、藤壶1.一些常见昆虫2.昆虫纲主要特征(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
(3)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体表有外骨骼;
(3)足和触角分节。4.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1)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
(2)作为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例如鲱鱼、大黄鱼、小黄鱼以及带鱼等都以桡足类作为主要食饵。
(3)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油菜和多种果树都是虫媒植物,借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
(4)供人类食用,尤其甲壳纲中的各种虾蟹,不仅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高。(5)抑制害虫,不少昆虫危害作物、果树和森林,称为害虫,而害虫又被肉食性蜘蛛和其他昆虫所食,如上述金小蜂抑制棉红铃虫等。
(6)制成药物,节肢动物本身或其产品可以制成药物,防治疾病,如蝎子、蜈蚣、地鳖等。
(7)传播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8)严重危害农作物、果树和森林等,尤其飞蝗,危害特别严重。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底、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无脊椎动物。
棘皮动物的意思就是它们的表皮犹如荆棘一般。1 常见棘皮动物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的重要成员。五条腕的海星形状很像五角星,它的口位于口面(腹面),肛门在反口面(背面)。口面为浅黄色或橙色,反口面为浅色底子上衬着紫色或深褐色的斑纹。海星腹部着地,五条腕伸开在浅海的沙地或岩石上不慌不忙地用数目众多的管足(海星的运动器官)爬行。 海燕海盘车多臂海星五角海星紫海胆扁海胆马粪海胆绯球海胆海胆刺参梅花参光参海 参2.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呈辐射对称,主要为五辐射对称。
(2)有真体腔,其中一部分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统。
(3)表皮下面有由中胚层产生的骨胳,常向外突出成棘。3.棘皮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部分棘皮动物可供食用和药用。如紫海胆、石笔海胆、马粪海胆、海燕、多棘海盘车、罗氏海盘车、骑士章海星、刺参、梅花参等。一、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蚯),细长
柔软,蠕动,肌肉收缩加刚毛支持进行运动,靠体表皮肤呼吸。
应用: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促进物质循环;
3.可作为药用。
二、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三、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
角分节。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
(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的特征:1.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2.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3.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是惟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四、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五辐射对称,如:海星、海胆、海参。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章鱼 B.水蚤 C.海葵 D.中华鲟
2.下列不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 B.沙蚕 C.蚂蝗 D.茧蛹
3.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
A.软体动物 B.昆虫 C.鸟类 D.哺乳动物ADB4.下列有关蚯蚓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中,观点错误
的是( )A.蚯蚓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B.蚯蚓可以清除土壤中的大量垃圾C.蚯蚓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
D.蚯蚓的活动会损坏植物幼嫩的根5.下列生物中能培育出名贵珍珠的是( )
A.帆蚌 B.乌贼 C.鲍 D.牡蛎DA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课时) 大家认真观察,说出它们是什么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1.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及其进化趋势。
2.掌握鱼类、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
1.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它分化出了具有复杂结构的脑,头部开始出现了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再加上保护它们的头骨,就构成了明显的头部。
2.它们体内都有一根脊柱,脊椎动物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最高等)1.低等到高等2.水生到陆生3.简单到复杂脊椎动物进化史4.5亿年3.5亿年3亿年1.5亿年2亿年 鱼类是体被鳞片、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分布范围很广,种类繁多,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占58.2%,淡水中的鱼类占41.2%;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也较广。 鱼类(鱼纲)体色:背灰黑,腹白,不易被敌害发现,为保护色
体型: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游泳
体表: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起保护身体作用,鳞片上有粘液,游泳时减少阻力
身体分部: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鳔肾脏心室心房卵巢胆囊肝胰脏脾脏输卵管肛门尿殖孔肝1.鱼的分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鳞片;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心脏一心房一心室。3.鱼类与人类的关系供人类食用;
提供多种工业原料;
吞食蚊幼虫,防止疾病;
观赏。 两栖类(两栖纲) 两栖动物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类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1.常见两栖动物2.两栖类的主要特征(1)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数
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
(2)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可辅助呼吸;
(3)心脏两心房一心室;
(4)体温不恒定。3.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消灭农田害虫
(2)可供食用
(3)可作药用
(4)教学及科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一、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腹、背、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应用:是蛋白质的来源,还可以制成药品饲料,蚕食蚊虫,防止疾病。
二、两栖类: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两地生活,用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 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应用: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也是多种药物的来源。1.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
A.河蚌、鲨鱼、海马 B.鲸、蛇、乌鱼
C.青蛙、青鱼、蝌蚪 D.珍珠蚌、鲫鱼、鳖
2.蛙类被称为两栖动物是因为(????)。
A.既能在陆地上跳跃,又能在水中游泳
B.只能生活在近水的地方
C.成体可在陆上生活,幼体必须在水中生活
D.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血管Ac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4课时)大家认真观察,请说出它们是什么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1.认识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常见种类,掌握它们的特征。
2.通过学习不同的脊椎动物类群,理解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 现存的爬行类主要有:楔齿蜥、乌龟鳖、蜥蜴、蛇、和鳄等。种类较少,全世界约5700余种。←楔齿蜥是活化石,
其同类在1.8亿年前灭绝1.常见爬行动物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于白垩纪早期,但蛇类的出现可能还要较早一些,大概在侏罗纪。这时地球上出现了很多品种的蜥蜴,所以生物学家认为蛇类生物是起源于侏罗纪中叶时期,由某些蜥蜴品种演变而成的。现今在地球上蛇类约共有十大家族,约四十八属和约有二千七百种。网蟒是世界上最长的蛇,可达9米以上。它能吞下一头猪。在我国有分布。 这是最常见的蛇,
水蛇,长约65cm。美丽的珊瑚蛇看起来像无
毒蛇,其实它也是有毒的。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 3.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
作为工业原料;
可入药;
吞食虫蚁;
作指示生物。鳖 鸟类1.常见鸟类2.鸟类的主要特征 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3.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 哺乳纲1.常见哺乳动物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分门齿、犬齿和臼齿;体腔中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3.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供食用;
皮草及皮毛来源;
提供原料;
药用价值;
破坏农作物及禽畜;
传播疾病。一、爬行类
1.主要特征: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水分散失,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内受精,变温动物,是摆脱水的真正陆地动物。
2. 应用:可作皮制品和名贵药材,是一些有害动物的天敌,扬子鳄是国家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二、鸟类
1.形态结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体表被覆羽毛等,减少空气的阻力,卵生,体温恒定。
2.应用: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是人类重要的食品。
三、哺乳类: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1.以下动物中真正属于陆生脊椎动物的类群是(?? )。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节肢动物
2.哺乳动物体表一般具有发达的皮毛,其主要作用( )A.保护 B.伪装
C.防御 D.保温BD3.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下列各项中最能
体现哺乳动物高等的是( )
A.体内有膈 B.牙齿有分化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4.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大熊猫胎生、哺乳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