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和某两区域景观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1.确定甲、乙两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地势
2.下列地理事物为甲、丙两区域分界线的是( )
A.天山﹣﹣阴山 B.秦岭﹣﹣淮河
C.昆仑山﹣﹣祁连山 D.横断山﹣﹣金沙江
3.图片Ⅰ、Ⅱ所示景观,多见的区域分别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丁
4.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乙区域的是( )
A.窑洞 B.蒙古包 C.竹楼 D.碉楼
如图是大兴安岭北部山区某地的一张景观图片。据图回答6﹣7题。
6.当地( )
A.冬季寒冷短促 B.森林资源丰富
C.交通运输便利 D.人口十分密集
7.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业难以实现的是( )
A.林海设营觅野踪 B.木屋畅饮酥油茶
C.狗拉雪橇穿雪原 D.山珍食材小吃店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读图,完成8﹣9题。
8.在北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 )
A.国际金融中心 B.全国经济中心
C.全国交通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9.张家口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辽宁省 B.河南省 C.河北省 D.陕西省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诗人描述的南方景色。据此,完成10﹣11题。
10.黄梅时节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A.3﹣4 B.6﹣7 C.9﹣10 D.11﹣12
11.南方地区( )
A.1月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
B.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煤炭、石油
C.地势都位于第三级阶梯上
D.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柑橘、茶叶等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个月后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着陆。读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分布图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图,完成12﹣13题。
1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图2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3.飞船主着陆场的选择应便于对飞船检测跟踪,据此推测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 )
A.森林茂密 B.地形开阔 C.气候湿热 D.纬度较低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结合图,完成14﹣16题。
14.“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包括( )
A.广东省全部和香港、澳门
B.广东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
C.台湾省全部和香港、澳门
D.台湾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
15.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城市是( )
A.香港、深圳、广州 B.佛山、东莞、中山
C.珠海、澳门、惠州 D.深圳、珠海、江门
16.粤、港、澳三地( )
A.文化同源,语言相近 B.经济发达,结构相同
C.四面环海,交通便利 D.地广人稀,潜力巨大
读台湾省略图,完成17﹣19题。
17.关于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广东省隔海相望 B.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
C.森林面积覆盖率小 D.主要河流自东向西流
18.目前,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 B.单一商品型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 D.出口导向型经济
19.两岸经贸合作成为台湾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表现在( )
①大陆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市场 ②加速台湾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推动大量台湾劳动力到大陆就业 ④保证台湾雄厚的外汇储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截至2018年初,西气东输累计向安徽省输气约286亿立方米,可替代标煤3718万吨,相当于减少约174万吨有害物质、约1.26亿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排放。根据材料,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20﹣22题。
20.西气东输工程跨越黄河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1.图示西气东输路线没有经过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2.西气东输工程对安徽省产生的环境影响有( )
A.促进经济增长 B.改善空气质量
C.减少石油用量 D.增加水土流失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市,西至拉萨市,全长1838千米,2018年12月28日,川藏铁路成都雅安段开通运营。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23﹣25题。
23.川藏铁路沿线可能欣赏到的风景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4.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紫色盆地,耕地广阔 D.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阻隔
25.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 )
A.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促进四川省与青海省交往与合作
C.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D.加强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联系
二、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26.(22分)暑假期间,家住合肥的小明同学设计了一套八年级学生网上模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请根据研学旅行线路示意图,完成研学方案。
(1)研学出发地合肥位于 。(单项选择)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研学旅行过程记录:在北京,参观传统民居 (四合院/土楼),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在 (研学城市),漫步松花江畔,感受江河之美;在呼和浩特,观赏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畜种 (细毛羊/牦牛/三河马),体验牧民生活;在拉萨,欣赏 (苗族/藏族)居民的民族舞蹈,体验少数民族风土民情。
(3)通过研学活动可知,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有 。(多项选择)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条件
③经济活动
④人文地理景观
(4)在本次研学旅行的四个站点中,同学们认为挑战最大的是青藏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位于 (地形区),海拔 (高/低),气温 (高/低),空气 (稠密/稀薄),太阳辐射 (强/弱)。
27.(18分)有古诗这样描述黄土高原:“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千古轩辕昂首柏,青筋傲
骨立苍莽。”读黄土高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诗中的“大河”是指 河,“雨狂”主要发生的季节是 。
(2)黄土高原因其丰富的 (矿产)资源被誉为“乌金高原”。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原因看,降水 (集中/分散),植被 (茂密/稀疏),土质 (结实/疏松),地势起伏 (较大/较小);从人为原因看, (陡坡/缓坡)开垦,滥砍乱伐,过度放牧等造成对 的破坏。
28.(10分)长江经济带是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有 (多项选择)
①地势低平②航运发达③产业基础雄厚④滨江沿海
(2)本区城市多沿江分布,列举长江对城市发展的两项作用。
、 。
(3)长江经济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请为保护长江水生态环境提出两条建议。
、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其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依据题意。
故选:B。
2.解析:读图可得,乙是北方地区,甲是西北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该线主要的山脉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故选:C。
3.解析:图中的I和II分别是西北地区的沙漠驼铃以及南方地区的皖南风光,左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故选:D。
4.解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故选:C。
5.解析:图中的乙地区指的是北方地区,分布于该区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蒙古包分布于西北地区;竹楼分布于南方地区;碉楼分布于青藏地区。故选:A。
6.解析:读图可知,当地人穿毛皮服装,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森林资源丰富,冬季寒冷漫长,不适宜人口生存,人口稀少。
故选:B。
7.解析:读图可得,所示的是西伯利亚地区亚库特人的生活,该地气候寒冷,人们穿毛皮服装,森林丰富,住木屋,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酥油茶是我国青藏地区的特产。
故选:B。
8.解析: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和文化中心。
故选:D。
9.解析:读图可知,张家口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河北省,简称冀。
故选:C。
10.解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份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季节,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百物生霉所以又叫“霉雨”。
故选:B。
11.解析: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故A错误;
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是有色金属矿,故B错误;
南方地区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故C错误;
南方地区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柑橘、茶叶等,故D正确。
故选:D。
12.解析: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可知,甲是甘肃省,乙是山西省,丙是四川省,丁是海南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3.解析:内蒙古高原的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建立我国的飞船回收基地具有的优势是地处高原,地形内部较为平坦开阔,便于回收,人烟稀少,更安全,便于搜救,地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多晴天。
故选:B。
14.解析: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包括广东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临南海,属于广东省,故B正确。
故选:B。
15.解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城市是香港、深圳、广州。
故选:A。
16.解析:粤、港、澳三地同为中国人,文化同源,语言相近。大湾区的建设将极大的推动三地经济发展。
故选:A。
17.解析:
A.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故A错误。
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故B错误;
C.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覆盖率大,故C错误;
D.台湾地势东高西低,主要河流自东向西流,故D正确。
故选:D。
18.解析: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工业中重工业在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比重较大,但现在比重大大减少。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9.解析:两岸经贸合作成为台湾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具体表现在:台湾利用祖国大陆的广大腹地、市场和人力资源等,优化岛内的产业结构,推动大量台湾劳动力到大陆就业,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实际不符。
故选:A。
20.解析:西气东输工程指的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用管道输送到能源较为缺乏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线路沿途三次穿越黄河,全长4200千米。
故选:C。
21.解析:四大地理区域中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经过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没有经过青藏地区。
故选:D。
22.解析: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东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沿途经过安徽省,对东部安徽省的环境影响是改善空气质量。
故选:B。
2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川藏铁路指的是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在青藏地区可以欣赏到的风景是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故选:B。
24.解析:读图可得,川藏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成都和拉萨,该铁路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沿途经过长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山高谷深,落差大,山河相间分布,其经过的山脉多南北走向,穿越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
故选:A。
25.解析:读图可得,川藏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成都和拉萨,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但不能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26.解析:读图分析可知:
(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研学出发地合肥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南方地区。
(2)在北京,可以参观传统民居四合院,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在黑龙江省,可以漫步松花江畔,感受江河之美;在呼和浩特,可以观赏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畜种三河马,体验牧民生活;在拉萨,可以欣赏藏族居民的民族舞蹈,体验少数民族风土民情。
(3)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
(4)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因此挑战最大。
故答案为:(1)A;(2)四合院;黑龙江省;三河马;藏族;(3)①②④;(4)青藏高原;高;低;稀薄;强。
27.解析: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祁连山,北到长城,南抵秦岭。诗中的“大河”是黄河,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因此,诗中的“雨狂”主要发生的季节是夏季。
(2)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因此黄土高原被称为“乌金高原”。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较高,起伏较大;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如过度开垦、陡地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使地表疏松。
故答案为:
(1)黄;夏季;
(2)煤炭;
(3)集中;稀疏;疏松;较大;陡坡;地表植被和土壤。
28.解析:(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有地势低平、航运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滨江沿海等。
(2)长江为两岸城市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3)长江经济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为保护长江水生态环境可防止水污染、植树造林等。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2)提供水源;水运便利;(3)防止水污染;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