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 概率波 不确定性关系
一、选择题
1.(多选)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下图a、b、c所示的图样,则( )
A.图象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象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样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答案 ABD
解析 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用极微弱的光照射,时间较短时,在屏上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无规律的光点,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时间较长时,在屏上出现了干涉条纹,表明光具有波动性,A、B、D均正确。可见光和紫外线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C错误。
2.(多选)根据不确定性关系Δx·Δp≥,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取办法提高测量Δx精度时,Δp的精度下降
B.采取办法提高测量Δx精度时,Δp的精度上升
C.Δx与Δp测量精度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有关
D.Δx与Δp测量精度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无关
答案 AD
解析 不确定性关系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试图确定位置和相应动量中的一个,必然引起另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结果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无关,无论怎样改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都不可能逾越不确定性关系所给出的限度。故A、D正确。
3.(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相同本质的物质
B.物质波和光波都是概率波
C.粒子的动量越大,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D.粒子的动量越小,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答案 BD
解析 实物粒子虽然与光子具有某些相同的现象,但实物粒子是实物,而光则是传播着的电磁波,其本质不同;物质波和光波都是概率波;又由λ=可知,p越小,λ越大,波动性越明显,B、D正确。
4.(多选)电子的运动受波动性的支配,对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可以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在原子中的位置
B.电子绕核运动时,可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它的轨道
C.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D.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
答案 CD
解析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一种概率波,对于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在原子中的位置,电子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综上所述,C、D正确。
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频率越低,其粒子性越显著
B.光波不同于宏观概念中的那种连续的波,它是表明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概率波
C.物质波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运动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答案 BCD
解析 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A错误。光波不同于宏观概念中的波,它是一种概率波,B正确。任何运动的微观粒子都对应一定的波长,都具有波粒二象性,C正确。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位置不确定量变小。由Δx·Δp≥,则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D正确。
6.(多选)下列关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因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其轨迹是波浪线
B.由概率波的知识可知,因微观粒子落在哪个位置不能确定,所以粒子没有确定的轨迹
C.由概率波的知识可知,因微观粒子落在哪个位置不能确定,再由不确定性关系知粒子动量将完全确定
D.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此时光子仍具有粒子性
答案 BD
解析 实物粒子具有的波动性指实物粒子是概率波,没有确定轨迹,与经典的波不同,A错误;微观粒子落点位置不能确定,与经典粒子有确定轨迹不同,B正确;单缝衍射中,微观粒子通过狭缝,其位置的不确定量等于缝宽,其动量也有一定的不确定量,C错误;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微观粒子的固有特性,无论何时二者都同时存在,D正确。
7.如图所示是一个粒子源,产生某种低速微观粒子,在其正前方安装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粒子穿过狭缝打在前方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那么在荧光屏上将看到( )
A.只有两条亮纹 B.有多条明暗相间的条纹
C.没有亮纹 D.只有一条亮纹
答案 B
解析 由于粒子源产生的粒子是微观粒子,它的运动受波动性支配,对大量粒子运动到达屏上的某点的概率,可以用波的特征进行描述,即产生双缝干涉,在屏上将看到干涉条纹,所以B正确。
8.经150 V电压加速的电子束,沿同一方向射出,穿过铝箔后射到其后的屏上,则( )
A.所有电子的运动轨迹均相同
B.所有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均相同
C.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可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
D.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受波动规律支配,无法用确定的坐标来描述它的位置
答案 D
解析 电子被加速后其德布罗意波波长λ==≈1×10-10 m,穿过铝箔时发生衍射,电子的运动不再遵守牛顿运动定律,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电子的运动,只能通过概率波来描述,所以A、B、C错误,D正确。
9.(多选)从衍射的规律可以知道,狭缝越窄,屏上中央亮条纹就越宽,由不确定性关系式Δx·Δp≥判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的粒子有确定的动量,射到屏上粒子就有准确的位置
B.狭缝的宽度变小了,因此粒子的不确定性也变小了
C.更窄的狭缝可以更准确地测得粒子的位置,但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却更大了
D.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时确定
答案 CD
解析 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故A错误,D正确;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遵守不等式Δx·Δp≥,Δx与Δp测量精度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无关,故B错误;更窄的狭缝可以更准确地测得粒子的位置,但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却更大了,故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质量为10 g, 速度为300 m/s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其德布罗意波波长是多少?为什么我们无法观察出其波动性?如果能够用特殊的方法观察子弹的波动性,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子弹上下或左右颤动着前进,在空中描绘出正弦曲线或其他周期性曲线?为什么?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由波长公式可得
λ== m=2.21×10-34 m。
因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太短,无法观察到其波动性。
不会看到这种现象,因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而非宏观的机械波,更不是粒子做曲线运动。
11.电子和质子相比,提供相同的电压加速,哪种粒子的波长会更短些?
答案 质子
解析 两种粒子被加速后的动能相同,设为Ek,动量与能量的关系是p2=2mEk,由于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有:pH>pe,根据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λ=可知,动量大的质子波长短。
12.试求原子中电子速度的不确定量,取原子的线度约10-10 m。
答案 Δv≥5.8×105 m/s
解析 原子中电子的位置不确定量Δx=10-10 m,由不确定关系得
Δv≥= m/s≈5.8×105 m/s。
13.在单缝衍射实验中,若单缝宽度是1.0×10-9 m,那么光子经过单缝发生衍射,求动量不确定量。
答案 不小于5.3×10-26 kg·m/s
解析 单缝宽度是光子经过狭缝的不确定量,即Δx=1.0×10-9 m,由ΔxΔp≥有:1.0×10-9×Δp≥,则Δp≥5.3×10-26 kg·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