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31 15:4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章 燃料及其应用 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 B.铁生锈
C.动植物的呼吸 D.电解水

?3. 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4. 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如图所示),其目的是( )

A.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5. 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
A.微波炉 B.风力发电机
C.酒精灯 D.太阳灶

?6. 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机制炭的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使机制炭熄灭
C.固体酒精的着火点高于机制炭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 下列关于燃烧及事故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只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8. 如图是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等质量甲烷比等质量丙烷完全燃烧后排放量高
?9. 物质变化中常伴随能量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镁带燃烧 B.生石灰与水反应
C.氢氧化钠溶于水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10. 月日,襄阳市樊城区城市花园酒店发生火灾.共造成人伤亡,其中人遇难.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懂得一些安全防火知识,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⑥图书档案起火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⑦不慎碰到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A.①③⑦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12. “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有关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埋藏在深海下面的燃料,是甲烷和水在高压和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B.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可以缓解“白色污染”
D.空气中的含量升高会引起“酸雨”,“酸雨”的
?13. 下列做法容易发生危险的是( )
A.用石灰浆抹墙 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效果
C.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 D.掏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14.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 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只存在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装置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装置、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17.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关于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C.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D.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不完全燃烧会加剧空气污染
B.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
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可以再生
D.直接用煤作燃料不仅污染空气,且造成资源浪费
?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B.温室效应会使土地沙漠化,对人类有害,我们应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C.候德榜为火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D.石油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20. 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等气体引起的
C.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石油产品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0分 , ) ?
21.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无视历史,声称日本人发现海域.由此引发争端,钓鱼岛海域有丰富的鱼类,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我国渔民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主要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丰富的________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22.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红磷的着火点是,…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
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

改进后的图装置与图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
小林同学指出图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6分 , )?
23.(6分) 用棉花团包住少量过氧化钠(淡黄色粉末,化学式),在向其中通入一会儿二氧化碳气体后,棉花团便会燃烧起来.反应方程式为:;
试分析棉花燃烧的原因;

若有一火灾,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其达到灭火.请说明灭火原理.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39分 , )
?24.(9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答出一种即可)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5.(10分) 在化学实验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

木柴架空,燃烧的更旺,说明影响木柴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食用钙片(主要成份为碳酸钙),最好嚼碎,说明是什么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26.(10分) 请对“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两种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你提出的两种猜想是:猜想一:________;猜想二: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
猜想二

?
27.(10分) 过氧化钠是一种浅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见右图),缓慢倒入后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了.
.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的性质.
.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外,还需满足另外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和、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按右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④一段时间后,在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装置的烧杯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和反应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小木条复燃”说明了和反应产生了________.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
答案
1. D
2. D
3. C
4. C
5. C
6. C
7. B
8. D
9. D
10. B
11. D
12. A
13. D
14. B
15. D
16. BC
17. AD
18. AD
19. BD
20. BD
21. 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很好的蛋白质来源;故填:??通过沉降将悬浮杂质沉降,然后过滤除去海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能使浑浊的海水变得澄清,若要使其变成较纯净的饮用水,需要的操作方法为蒸馏.
故填:.
22.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次空多余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甲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
2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且放出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气化吸收热量能降低温度且二氧化碳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答案为:降温的同时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24. 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25. 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26. 与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如表中所示:



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 ??????、把小木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把小木块分解成几小块,放在酒精上点燃 分解成几小块的小木块燃烧比未分解的小木块燃烧剧烈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燃烧
猜想二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
、把在空气中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燃烧

27. 不助燃也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根据燃烧的条件,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另外两个条件是;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实验分析和结论]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可知;装置的作用是除去,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一定放出热量,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一定有氧气产生,
故答案为:除去;放出;除去放出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