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部分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下第三次测试初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部分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下第三次测试初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31 13: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
初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①②③
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1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 2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 3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D. 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下列不属于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特点的是(  )
A.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B. 小肠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C.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绒毛 D. 营养物质全部被小肠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 B.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会造成胃肠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 C. 维生素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后吸收 D. 手术病人适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 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 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 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声波→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C.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 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 B. 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 C. 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 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AB段表示吸气过程,肋骨间收缩 B. 在BC段表示呼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C. 在AB段,外界大气压小于肺内气压 D. 在B点C点,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
如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有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① B. ③所指的细胞具有防御保护功能 C. 当人体内出现急性炎症时,细胞②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D. 输血时主要考虑细胞①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和④分别是肺静脉和上腔静脉 B. ②和③分别与c和d相连 C. 含有动脉血的腔是b和d D. 肺循环的终点是a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 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 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 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 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 B. 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C. 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 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在经过肾单位时,依次经过的结构不可能是(  )
A.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B.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 C.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D.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下表为某一正常人体内四种液体的成分对比表,“+”表示含有此类成分,“一”表示缺少此类成分。四种液体分别是(  )
?成分 项目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液体1
-
-
+
+
-
+
?液体2
-
+
+
+
+
+
?液体3
-
-
+
+
+
+
?液体4
+
+
+
+
+
+
A. 血液血浆原尿尿液 B. 尿液血浆原尿血液 C. 血液原尿血浆尿液 D. 尿液原尿血浆血液
人体排泄的下列物质中,只通过一条途径排出的是(  )
A. 水 B. 无机盐 C. 尿素 D. 二氧化碳
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①为感受器,受到针扎刺激能产生痛觉 B.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C. 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条件反射 D. 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表现为有感觉无反应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下列疾病与病因不对应的是(  )
A. 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或食物中缺碘B. 坏血病--体内缺乏维生素C C. 夜盲症--体内缺乏维生素A D. 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下列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的是(  )
A. 唾液腺 B. 肠腺 C. 汗腺 D. 垂体
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中角膜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我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在塞拉利昂启动Ⅱ期临床试验.接种这种疫苗属于(  )
A. 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B. 非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 C. 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D. 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在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或细胞是(  )
A. 胃液 B. 溶菌酶 C. 吞噬细胞 D. 淋巴细胞
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说法,恰当的是(  )
A. 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B. 抗体能将与其结合的抗原直接吞噬 C. 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不需用免疫抑制药D. 计划免疫的实质是特异性免疫
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溶菌酶溶解病菌②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③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④注射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⑤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④⑤
初一生物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7个题,满分50分)
(5分)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统内,完成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2)经过③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3)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______. (4)?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是?? ? ? ? ? ? ?。 (5)图示中的排泄途径共有______?条.
(10分)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物质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______。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 (2)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______。消化淀粉的器官有?? ? ? ? ? ? ? ? ? ? ? ? ? ? ? ?。 (3)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______和______两个生理过程。 (4)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致使B中液体呈红色。为了预防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质和______的食物。 (5)正常人空腹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一般为3.9~6.1毫摩尔/升。如果______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含量升高。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也会出现明显高于6.1毫摩尔/升,这种情况应该是出现在______一段时间内。
(8分)如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系统,①~③代表生理过程,④~⑤代表相关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分解为?? ? ? ? ?,该物质经过程①随血液首先进入人体心脏的______. (2)④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______内被利用.当膈肌和肋间肌处于______状态时,⑤出肺. (3)循环系统的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______. (4)健康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作用.若发现某人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是______发生了病变. (5)炎热的夏季,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并没有显著增加,甚至比冬天还少,原因是部分水以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
(10分)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6分)今年春天,H7N9禽流感袭来,与受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触的人可能被感染,根据传染病和免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是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属于______.发生疫情后,应对禽类养殖场、屠宰场等进行彻底消毒.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属于______. (2)从疫情的角度来分析,某机构新研发的H7N9禽流感疫苗属于______,它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可以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6分)如图是神经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小李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在该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随后小李感觉到疼痛,痛觉形成的具体部位在______.由上面两问可知,脊髓具有______和______功能. (3)假如脊神经的③处受损,小李的手被针刺到后,对痛觉及反应会有什么影响?______.
(5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B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现象
(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只试管作对照试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只试管进行实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初一生物答案
选择题
1. D 2. D 3. D 4. C 5. B 6. A 7. A 8. C 9. B 10. C 11. B 12.B 13.A 14.D 15. B 16. D 17. A 18.A 19. D 20. D 21. C 22. D 23. C 24. D 25. B
综合题(每空1分 共50分)
26.(5分)(1)小肠;(2)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心脏;(4)血液(5)3. 27.(10分)(1)a、b;肺;组织细胞;(2)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和口腔; (3)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4)含铁;(5)胰岛素;饭后。
28.(8分)(1)氨基酸;右心房;(2)线粒体;舒张;(3)防止血液倒流;(4)③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5)汗液. 29. (10分)(1)1;?一; ?(2)溶菌酶;?2;二; (3)抗原;抗体;三;
(4)非特异;?特异。 30.(6分)(1)病原体;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抗原;抗体;特异性.
31. (6分)(1)神经元(2)①→②→⑦→③→④;⑤;反射;传导 (3)感到疼痛,不缩手 32. (5分)(1)2ml清水;(2)不搅拌;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3)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吗?;(4)水浴时间不够长,搅拌不充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