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酸CH3COOH
(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 必修二
乙醇
乙醛
乙酸
乙醇脱氢酶
CO2+H2O
CH3CHO
乙醛脱氢酶
(ALDH)
交警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
K2Cr2O7
Cr2(SO4)3
(橙红色)
(绿色)
乙醇
酒精检测仪
(3)被酸性KMnO4 、K2Cr2O7 溶液氧化为乙酸
补钙呀!!
为什么炖排骨要加醋?
想一想:
1、他们都用到了什么物质?
2、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这两组漫画有无科学根据?
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他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yǒu)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醋
“廿一日酉”
酉
廿
一
日
1、乙酸的分子结构
请看乙酸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指出乙酸的官能团。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结构式:
C
H
H
H
H
C
O
O
结构简式:
羧基(官能团):
分子式:
C2H4O2
CH3COOH 或 CH3 —C—OH
O
—C—OH(或—COOH)
O
2、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醋酸,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食醋含醋酸3%~ 5%
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液体
沸点:117.9℃,易挥发
熔点:16.6℃ 沸点:117.9℃。当温
度低于16.6℃时,乙酸凝结成
冰一样的晶体,称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乙醇等有机溶剂
药品:乙酸溶液、镁条、变黑的铜丝、NaOH溶液、Na2CO3溶液、酚酞、石蕊、CuSO4 溶液。
活动·探究
根据下列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具有酸性吗?
可行方案有:
方案一:往乙酸溶液中加石蕊
方案二:往镁粉中加入乙酸溶液
方案三:往Na2CO3粉未中加入乙酸溶液
方案四:NaOH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和
试液变红
镁条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 气体
乙酸具有酸性
乙酸具有酸性
乙酸具有酸性
思考:如何除水垢呢?
日常生活中,常用醋除去水垢(成分:Mg(OH)2和CaCO3), 说明乙酸什么性质?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Ca +H2O+CO2↑
2CH3COOH + Mg(OH)2 = (CH3COO)2Mg +2H2O
使石蕊试液变红,酚酞不变色
与金属反应(Na、Mg):置换反应
(1). 酸性
CH3COOH CH3COO-+H+
3、乙酸的化学性质
Mg + 2CH3COOH (CH3COO)2Mg + H2↑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生成更弱的碳酸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生成盐和水
CuO + 2CH3COOH (CH3COO)2Cu + H2O
与碱反应(NaOH):中和反应
NaOH+ CH3COOH CH3COONa + H2O
Na2CO3 + 2CH3COOH
2CH3COONa + CO2↑+ H2O
乙酸显弱酸性,酸性强于碳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设计一个实验,比较醋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酸性:
CH3COOH > H2CO3
此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巧除水垢”
科学探究
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香醇,特别鲜美。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现象: 1、碳酸钠液面上有无色油状液体 ;
2、可闻到香味.
碎瓷片
3mL乙醇
2mL浓硫酸
2mL乙酸
饱和的Na2CO3溶液
+CH3CH2OH
CH3-C-OH
=
O
CH3-C-O-CH2-CH3+H2O
=
O
浓硫酸
乙酸乙酯
(2)乙酸的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装置图
1.图中发生装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使用长导
管?导管口为什么要在溶液的液面上方?
乙醇
浓硫酸
乙酸
饱和
碳酸钠
溶液
2.药品的添加顺序如何?
3.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导管的作用:导气、冷疑
不能伸到液面下(防倒吸)
注意:
先加乙醇再加浓H2SO4最后加乙酸
催化剂-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观察与讨论
4.得到的产物是否纯净?
主要杂质有哪些?
5.为什么要用饱和的碳酸
钠溶液来吸收产品?
乙醇
浓硫酸
乙酸
饱和
碳酸钠
溶液
含有乙醇、乙酸
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观察与讨论
8、酯的分离方法是什么?
7、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
6、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冷凝回流和导气
防止暴沸
酯难溶于水或饱和无机盐溶液,比水的密小,用分液漏斗分液取上层即可。
乙醇
浓硫酸
乙酸
饱和
碳酸钠
溶液
酯化反应
乙酸 乙醇 乙酸乙酯
酯化反应的概念:
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思考:
酯化反应中酸和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怎样断裂?
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 H2O
浓H2SO4
△
可逆反应
乙酸乙酯的酯化过程
——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可能一
可能二
18
18
O O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浓H2SO4
同位素示踪法:
----研究有机反应机理常用的方法
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可逆反应
取代反应
实质:
注意:
反应类型:
课堂练习
写出乙酸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H + HOCH3 CH3COOCH3 + H2O
浓H2SO4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也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甲酯
O
CH3—C—O—H
酸性
酯化
官能团
结构决定性质
课堂小结:
官能团的结构
决定
物质的化学性质
小 结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 特征基团: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乙酸是一种一元弱酸,其酸性大于碳酸
2.乙酸的酯化反应(取代)
CH3COOH
—COOH(羧基)
4、乙酸的用途
2.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 香料、燃料、医药和农药等。
1.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可用于调味品、除水垢等
1.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它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
B.既能与C2H5OH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
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C.能发生加聚反应
D.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C
【迁移应用】
2、烧鱼时,又加酒又加醋,鱼的味道就
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其原因
是(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酯类物质生成
D
【迁移应用】
3.确定乙酸是弱酸的依据是( )
A.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乙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C.乙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Na2CO3中加入乙酸产生CO2
B
【迁移应用】
4、酯化反应属于(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D
【迁移应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