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文件的移动和删除
教材来源: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
教学主题:《文件的移动和删除》?????????课时:第十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本课的重点内容是掌握文件移动和删除的方法,操作性较强。??
教材分析:《文件的移动和删除》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十课的内容。文件的移动和删除操作。它是学生学习了新建文件、文件夹以及给文件和文件夹改名等知识后编排的,本节课为第1课时,是学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一步,为学习后面的电脑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文件及文件夹,学会了选定文件,四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是对未知世界具有初步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倾向于形象思维等特点。
学习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文件的移动方法
2、??????????? 掌握文件的删除方法
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 情感目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 学习重点:文件的移动方法和文件的删除方法。
2、??????????? 学习难点:文件的移动方法。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认知 操作 情感
文件的移动 ? 掌握 感兴趣
文件的删除 ? 掌握 感兴趣
?
学习环节
一、课程引入
介绍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
(“D:\\青青草原”文件夹中生活着四只活泼可爱的小肥羊,有一天灰太狼来到了青青草原上,把小肥羊都抓到了“E:\\狼堡”中,同学们开动小脑袋用你的双手想办法救出小肥羊。)? ???学生进入情境,积极思考
二、课堂教学
1、自主探究
??? 给学生三分钟时候,想办法求出小肥羊。预设三种可能:1、使用学过的复制的方法将小肥羊复制到“青青草原”2、可能会有程度好的学生将小肥羊“剪切”到青青草原3、通过复制到青青草原,然后再删除狼堡中的小肥羊的方法。??
2、教师引导
??? 通过实例讲解复制与剪切的区别
(拿出打印好的小肥羊,先解释复制的方法复制后的结果,狼堡中有小肥羊,青青草原上也有小肥羊,并没有真正求出小肥羊;然后使用剪刀将小肥羊从狼堡中剪掉,再帖到青青草原中,让学生思考是否真的救出了小肥羊。)
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剪切”可以改变文件的位置,真正救出小肥羊。???观察、思考
3.实践操作
??? 教师巡视,辅导????使用“右键快捷菜单”移动文件,救出小肥羊。
4.引出“菜单栏”移动文件和“快捷键”移动文件的方法
??? 除了使用“右键快捷菜单”移动,同学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在学习“复制”时讲过快捷键,有的同学会提出,如果没有就师演示。
师提出“菜单栏”编辑菜单?练习其他移动文件的方法
5.巩固练习?小肥羊感谢大家救了他们,要开一个庆功宴。庆功宴上的食物,老师放到大家的桌面上了,快把他们搬到青青草原上吧。???生按要求操作,找出简便方法。
(预期答案;食物都在一个文件夹中,可移动文件夹到青青草原)
6、删除文件
正在开庆功宴,灰太狼和红太狼又来了,同学们想办法把他们赶走吧,我们不想让他在电脑中再出现了。引出删除的方法:各组比赛,看谁最先把灰太狼和红太狼赶走。生练习删除操作。
三、课堂总结:
我学会了:1.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2.删除文件的方法
总结各小组得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生总结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习惯于在“我的电脑”中进行复制移动操作,而不习惯在“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操作。学生对复制操作掌握较好,而对移动操作掌握较差。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应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