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第四单元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第四单元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31 18:1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远古人类,这是为什么?
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环境的?
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是本章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想一想,议一议:
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 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 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非常合理贴切。但地球这艘“太空船” 乘客越来越多、不能靠岸卸掉垃圾、受到空气污染不能更新等方面不同。说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年代(公元) 数量(亿) 年代(公元) 数量(亿)
2 0.55 1949 5.42
740 0.48 1959 6.72
1393 0.60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28 4.70 2009 13.35
讨论:
1、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请推测原因。

2、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什么?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的人口增长的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讨论:
1、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请推测原因。
答: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讨论:
2、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什么?
我国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
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讨论: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的人口增长的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1、资源、能源的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
2、环境污染加剧。
3、社会福利事业增加巨大压力。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供给资源
净化废物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P103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 晚育,少生 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
晚育:
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问题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另外,森林还能吸收有毒气体,监测大气污染,消减噪音,驱菌和杀菌。
维持生态平衡。
滥伐森林轻者导致依靠森林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重者导致生物灭绝、森林消失。
问题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2、对植物的危害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下酸雨,增高大气温度
问题2
直接是空气污染。通过大气循环,影响降水,导致江河湖海污染。如果浓烟中含有大量硫酸物质,还已形成酸雨,从而影响建筑物、农作物。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问题3: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施用化肥;投放饵料等使水体氮、磷等增加。
问题3
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应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
放鲢鱼来控制这种藻类的生长。然后,建立一个污水过滤厂,使水源变好,再度使用 。
问题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采用毒素的方式捕鸟,主要采用蜘蛛毒,还有就是使用夹套的方式捕鸟。
消灭害虫——虫灾 ;消灭害兽——鼠害 ;散布 种子和传粉——粮食减产。
问题4
采用网捕、放毒素引捕、用夹套捕杀鸟类。鸟类日益减少,农作物害虫增多,粮食大大减产,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
问题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不仅如此,还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制定了一系列林业政策 、法律、法规,普遍护林 ,大规模造林 ,营造防护林,在全国各地开展封山育林。
问题5
不赞同这种看法。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重要成果是 “三北”防护林。
问题6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问题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保护野生鸟类,珍爱生命。
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 。例如: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问题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十个方面: 1、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作用。 2、科学研究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 4、培养繁育作用。 5、生态演替和环境监测作用。 6、生物多样性作用。 7、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作用。 8、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用。 9、参观游览作用。 10、国际合作交流作用。
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
 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 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A
B
3.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 )
 A.水土流失 ??? B. 沙尘暴? ?
C.水体富营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a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 )
 A.易发生水俣病  B.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易发生交通事故
C
A
5.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 (? ?  )
 A.水草增多??????? B.鱼虾大量死亡???
C. 鱼虾食物丰富?? D. 水质清澈
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
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B
7.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D
  8.如果下列语句叙述正确,请在句后( )里写T;如果错误,请在句后( )里写F。
①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都是有害的。(??  )
②砍伐森林后,只要抓紧植树绿化,生态系统就可以不受影响。(??  )
③沙尘暴是天灾,人们没办法减少它的发生(???? )
④近年来各地关于水华的报道不断发生,是河流湖泊受到污染的结果。(??  )
⑤保护鸟类可以抑制害虫的发生,比用农药杀虫有利于保护环境。(??  )    
F
F
T
F
T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1)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
(2)人类活动对环境造 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 )
×
×
2、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说法的?
即使粮食足够,也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因为土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孩子出生后社会福利,教育问题也将很难解决。
3、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事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一次性筷子随处不在,一棵棵的树都倒下了,可以自备餐具尽量不用一次性产品;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排放越来越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差,可以采取运用公共交通设施或步行骑车;垃圾废物随意丢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将垃圾分类,把可用的变废为宝;水资源急缺和浪费,节约用水,用洗菜的水饮牲口。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地中海实蝇
薇甘菊
科学 . 技术 .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