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2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2017武威)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在人体消化管的哪一部位被消化和吸收的(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下列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口腔 B.食管 C.胃 D.大肠
3.(2018聊城)2018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本年度的主题是“师生健康,中国健康”。满足学生六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是确保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人体摄入的脂类物质的初始消化位置是在(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4.(2017昆明)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管内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中,无直接作用的是( )
A.唾液 B.牙齿 C.大肠 D.胰液
5.(2018江西)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2”能出现在消化管的哪个部位(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6.胃、小肠和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氨基酸 B.维生素 C.无机盐 D.水
7.(2018枣庄)下列结构与功能不相适应的一组是( )
A.口腔分泌唾液有利于消化淀粉 B.胃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肝脏分泌胆汁有利于消化脂肪 D.小肠分泌肠液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8.在试管内加入2 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 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 ℃的温水中5 min,发现食用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 )
A.唾液、胃液、胆汁 B.胃液、胆汁、胰岛素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唾液、胃液
二、提升练习
9.(2013威海)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10.(2018江西模拟)某人因病做了胃肠道切除手术,医生对他进行全静脉注射方式补给营养,那么配制的营养液应含有( )
A.淀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酸、甘油
B.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无机盐
C.淀粉、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
D.葡萄糖、蛋白质、少量脂肪、无机盐、维生素
11.(2017南充)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的是牙齿和舌的作用
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消化食物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D.蛋白质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可直接被胃壁吸收
12.(苏州)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 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 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13.(2010衢州)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______ (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 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______的主要场所。
14.如图为人的消化系统关系图,椐图填空([]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
(1)______是消化系统的开始.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人体的外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它分泌的胆汁,可以有利于帮助吸收______.
(3)______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5.图1为消化系统图,图2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
(1)口腔内的________能分泌唾液;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________构成;
(3)[3]指的是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_.
(4)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确保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是构成人体________的基本物质.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________.
(5)曲线中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__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解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分泌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能够彻底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选D。
8.【答案】C
【解析】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9.【答案】A
【解析】图中结构:①肝脏,②小肠,③胃,④胰腺,⑤大肠.
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符合题意;
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不符合题意;
C、③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不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淀粉类、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的有机物,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淀粉类最终被消化成葡糖糖,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无机物,不要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某人因病作了胃肠消化道切除手术,因此补给的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的最终产物.
A、此选项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不能被吸收,要经过消化.不符合题意.
B、葡糖糖、脂肪酸、甘油和氨基酸已经是消化的最终产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的无机物,都能被人体直接利用,符合题意.
C、淀粉要消化成葡萄糖才可以被利用,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利用.不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A、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唾液淀粉酶,错误;
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的吸收,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正确;
D、蛋白质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小肠,进行彻底消化才能被吸收,错误
12.【答案】B
【解析】在观察前,必须先将小肠绒毛纵剖开,这样可以比较仔细的观察小肠的绒毛的结构,如横剖开,还是看不到小肠绒毛的结构.放在清水中的原因是小肠黏膜的表面,有很多环形的皱襞,着生绒毛;用生理盐水虽然能够保持该部分组织的原始特征,然而由于是皱缩的,看不清绒毛特征.浓盐水的浓度比生理盐水的浓度要大的多,细胞比放在生理盐水中还要皱缩的很,更不易看清楚小肠绒毛的特征.而采用清水的话,可由于渗透压的存在造成小肠黏膜吸水膨胀,这样绒毛就看见了.
13.【答案】(1)脂肪 (2)消化与吸收
14.【答案】(1)[1]口腔;消化道;消化腺;(2)[4]肝脏;脂肪的消化;(3)[9]小肠
【解析】(1)食物从[1]口腔进入消化道,所以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2)[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暂时储存在[5]胆囊中,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够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
(3)[9]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壁、毛细血管壁和绒毛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15.【答案】(1)唾液腺 (2)13 ;小肠 ;上皮细胞
(3)肝脏 ;胆汁 (4)细胞 ;氨基酸 (5)脂肪、淀粉、蛋白质
【解析】(1)口腔内的唾液腺能分泌唾液;(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3]指的是肝脏,它能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消化脂肪;(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因此,为确保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蛋白质的是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小肠液中也含有能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消化酶的作用下,进入小肠的蛋白质被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5)图中乙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因为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因为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甲表示脂肪的消化,因为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
/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2课时
章
8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鸡)的小肠绒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2.能分工合作制作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
2.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重点
1.概述食物中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
难点
1.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2.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餐桌上的美味要经过怎样的变化才能被我们利用呢?
视频: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观看与思考
引入新课,总体了解消化与吸收
讲授新课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4.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而容易下咽。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经过充分咀嚼后,入口的馒头和米饭变甜,就是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结果。
在口腔内形成的食团经过咽进入食管。食管呈管状,长约25cm,通过食管的蠕动,食团被输送到胃。咽和食管仅是食物输送的通道,不具备消化功能
5.胃贮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
(1)胃的结构
胃呈囊状,能容纳1~2L升食物。胃的上口叫贲门,与食管相连;下口叫幽门,与小肠相连。胃壁自内向外由4层结构组成,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肌肉是平滑肌,比较发达,伸展性较大,所以饭前和饭后胃的体积相差较大胃壁内有许多胃腺,胃腺是黏膜上皮向内凹陷形成的。胃腺能分泌大量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起初步的消化作用,可将蛋白质消化成多肽,但不能将其分解成氨基酸。
(2)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方式是蠕动,是通过胃壁肌肉层的舒缩产生的,通过蠕动可将胃内的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均匀,形成粥状的食糜,然后分批送入小肠。
食糜由胃进入小肠的过程叫胃的排空,不同食物的排空时间不样。水的排空时间最短,淀粉次之,脂肪的排空时间最长,所以吃了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较长时间感觉不到饿。一般混合食物的排空时间为4~5h。胃排空后不久,会出现强烈的空胃运动,产生饥饿的感觉。
6.食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小肠细长,盘曲在人体的腹腔内,长5~6m,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1)小肠内的消化液
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腔内。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也通过导管送入小肠腔内。即小肠内的消化液主型有三种:肠液,胰液、胆汁
(2)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小肠内的消化液使食糜变成乳状,再经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残渣、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等借助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
(3)在大肠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如纤维素等)与水等混合成粪便,经由肛门排到体外。
7.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
(1)材料用具:试管,滴管,花生油,清水,动物(鱼或鸡)的新鲜胆汁。
(2)方法步骤:a取两支试管,分别编为①号和②号,然后各注人2mL清水。
b.分别向①号和②号试管内滴加2滴花生油。
c.向①号试管内加入2mL清水,向②号试管内加入2mL新鲜的胆汁
d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试管内油滴的变化。
教材第13页“讨论”
胆汁可以乳化脂肪,而清水对脂肪没有乳化作用,因而①号试管中的油滴漂浮在清水表面,而②号试管中的油滴与胆汁充分混合。
8.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营养物质的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2.消化管各器官的吸收能力
不同的消化器官吸收能力不同,在消化管中有吸收能力的器官是胃、小肠、大肠。
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等;在小肠内,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甘油、脂肪酸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大肠只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3.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1)方法步骤:①将一段鸡小肠用清水洗净,用肉眼观察小肠横切的内侧面的结构。
②用解剖剪将小肠纵向剖开,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轻轻摇动培养皿
③用放大镜进一步仔细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结构。
(2)思考:为什么将小肠纵切后要放在清水中观察,而不是放在生理盐水或浓盐水中?
【放在清水中,可使小肠绒毛细胞吸水膨胀,变得硬挺,便于用放大镜观察。如果放在生理盐水或浓盐水中,则会使小肠皱缩,不利于观察。】
教材第14页“讨论”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可以增大小肠的内表面积,从而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4.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1)长:成人的小肠一般长5~6米,食物在此处滞留的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
(2)大: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3)多: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均流入小肠,其中肠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4)薄: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注意
①实验用的小肠必须是新鲜的。
②观察小肠绒毛时,小肠内表面必须洗净。
③要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进行观察。
5.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方法步骤:
(1)制作纸质小肠结构模型
取两张纸分别代表小肠外壁和内壁,内壁上的皱褶用以代表小肠皱襞)
(2)测量并计算小肠内壁的表面积(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测量并计算小肠外壁的表面积。
(4)计算小肠外壁和内壁表面积的比值。
教材第15页“讨论
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消化和吸收的效率;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了小肠的吸收;小肠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容易通过,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
思维强化
/
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
B、C、D代表哪些器官?
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了解胃的结构
知道食物大胃中的消化
知道胃的运使食物形成食糜
知道小肠内的消化液
知道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学习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
总结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知道什么是吸收
思考比较消化管各器官的吸收能力
学习参与观察小肠的结构
知道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体会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学习制作模型
技能训练
图文介绍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图文介绍胃的结构
让学生知道食物大胃中的消化
介绍胃的运使食物形成食糜
引导分析小肠内的消化液
介绍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指导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
引导总结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介绍什么是吸收
比较消化管各器官的吸收能力
指导观察小肠的结构
介绍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指导制作模型
引导技能训练
课堂练习
1.(2013株洲)人体内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C )
A.胃 B.肝脏 C.小肠 D.食道
2.(2012泰安)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分解的顺序是( A )
A.淀粉—蛋白质—脂肪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脂肪—蛋白质—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
3.(2011菏泽)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 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C )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脂肪酸和甘油
4.(2013徐州)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食用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 C )
A.唾液、胃液、胆汁
B.胃液、胆汁、胰岛素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唾液、胃液
5. (2017·湖北十堰模拟)下列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合理的是( A )
A.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B.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C.胃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D.小肠能吸收蛋白质、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食物的消化过程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开始消化部位
口腔
胃
小肠
消化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需要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
消化管
吸收功能
胃
吸收部分水、酒精
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