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人教B版必修5教案:第二章数列(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新人教B版必修5教案:第二章数列(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31 18: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列
课题
数列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分类
依据:2018年新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
教学
难点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利用通项公式,研究该数列的性质
依据:新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
自主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用自己是语言描述出数列、数列的项、数列的首项、通项、项数的概念;
2.会用观察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3.能够通过通项公式写出任意项;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数列分类的依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让学生经历数列概念、公式、性质的发现和推证过程;
2.借助类比、对比,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中有无穷的奥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规律,体会数学美,体验探索的乐趣。
2.养成收集资料、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理由: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前3分钟
什么是数列?
举例说明:什么是数列的项、首项、通项、末项和项数。
请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一下,以下数列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不同点在哪里?
(1)1,2,3,4;
(2)4,3,2,1;
(3)4,3,2,1,…。
将之前留的预习作业,呈现在大屏幕上,准备提问和答疑;
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本;
小组可适当讨论;
提出自主学习困惑.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准备学习。
3分钟
2.
承接结 果
基础知识:
概念:数列、数列的项、首项、末项、通项、项数
通项公式的含义:
数列的分类:
1.检查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学生出现的漏洞。
3.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达成共识。
学生叙述完成情况。
其余学生互相补充。
质疑、解答。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13分钟
3.
做、议讲、评
会用观察法求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1)3, 5,9,17,33;
,2,,8,;
,,,;
1,0,1,0,1,0;
-1,7,-13,19;
0.8,0.88,0.888;
,,,,,…。
展示课件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展示作业完成成果
其余同学补充
质疑、答疑
说出发现的解题规律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列的意义,并通过求解通项公式,明确通项公式的含义。
3分钟
已知通项公式的习题:
已知数列{a}的通项公式
写出它的前两项,及第10项;
试判断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

1、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出准确的评价,总结。
学生先独立完成例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组所写的答案。
其他组给予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在具体问题中,挖掘内在规律、发现数学的本质。
10分钟
4.
总结提 升
是否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唯一吗;
写出数列通项公式的步骤是什么;
数列通项公式的含义是怎样的。
提问: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1、讨论思考提出的问题。
2、抽签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
训练学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数学思维。
5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写出数列0.5,0.55,0.555,…的通项公式;
写出数列{a}的前5项,a=;
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公布答案。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小考卷上作答。
同桌互批。
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分钟
6
布置下节课自主学习任务
整理数学笔记,归纳:
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
完成《优化》第22-23页:
例1+例2+例3
让学生明确下节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自主学习。
4分钟
7
板书设 计
新授课:数列
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8.
课 后反 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找规律入手,学生较易于接受,本节课完成情况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