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
课题
等差数列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
教学
难点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依据:教参,教材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牢记等差数列的定义
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会求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能力目标
能归纳证明等差数列及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理由:
依据本节课重难点制定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
前
3
分
钟
一、解读学习目标
二、课前检测
1、等差数列的定义式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评价总结预习情况结果
独立完成课前检测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准备学习。
3
分钟
承
接
结 果
等差数列的定义式
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评价学生的展示结果
2、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3、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展示等差数列的定义式
小组讨论等差数列公式的推导
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8
分钟
3.
做
议
讲
评
探究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例1《优化》34页例2
总结: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巩固练习:针对练习
探究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例2《优化》35页随堂检测6
总结: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巩固练习
36页15题
1、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出准确的评价,总结。
1、学生先独立完成例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2、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组所写的结果。
3、其他组给予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在具体问题中,探索、挖掘内在规律、发现数学的本质。
加深对对数函数的理解。
19分钟
4.
总
结
提 升
知识
方法
能力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1、讨论思考
2、抽签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
3、提出的问题。
强化学生知识储备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
3
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公布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小考卷上作答。
组间互批。
3、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
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整理数学笔记,归纳:
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
完成《优化》第36-37页:
2、5、7、8、9、10、11、12、13、16题
3
分钟
7.
板
书
新授课:等差数列
定义式 例1 例2
通项公式 总结 总结
8.
课
后
反 思
学生预习较好,课堂流程进行顺利,学生表现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