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新知导入
篝火
烧烤食物
在篝火上烧烤食物,你会看到燃烧使坚硬的干柴变为灰烬;闻到烟味;感受燃烧放出的热量;还能品尝烧烤后的美食。
这个过程中许多物质发生了变化,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物质的变化”
新知讲解
自然界中的物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物质的变化分为
物理变化:变化中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锌的物质。
新知讲解
下雨
植物光合作用
煤矿自然
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自然界中会发生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雨是物理变化;煤矿自燃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从宏观上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物理变化中无新的物质产生;
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新知讲解
水蒸发的微观示意图
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水蒸发和水电解过程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发生改变?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蒸发和水电解分别是什么变化?
水蒸发过程中分子本身没变,是物理变化;
水电解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是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微观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
物理变化的实质:
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
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归纳总结]
新知讲解
物理变化
新知讲解
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点燃蜡烛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点燃蜡烛的过程中有蜡烛融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
蜡烛的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新知讲解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1、绿叶的变化
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落叶的黄色是由于叶绿素被破坏而造成的。
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
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新知讲解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2、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2KI
=
PbI2↓+
2KNO3
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黄色沉淀
无色溶液
新知讲解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3、钢铁的熔化
证据:状态的变化、温度的变化。
“钢水”出炉
4、铁丝的形变
形状发生变化
证据:
新知讲解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5、水的电解
证据:有气体产生。
2H2O
2H2↑+O2↑
通电
氢气
氧气
新知讲解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归纳总结]
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是否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
新知讲解
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宏观区别
————新物质生成
————新物质生成
微观区别
————新分子、
新原子生成
———新分子生成 原子重新组合
相互联系
无
无
有
有
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在变化过程中,物质仅仅发生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物质本身没有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以沉淀、气体、变色等形式的变化,并且产生了新的物质,就判断为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是只有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则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电灯发光发热和镁带燃烧发光发热都是化学变化吗?为什么?
由于电灯发光发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实验步骤:取2支试管,在其中1支中加入5
mL澄清石灰水,在另1支
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5
mL碳酸钠溶液。
新知讲解
1、实验现象: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
2、实验分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新的物质。
3、实验结论: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白色浑浊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4.____________是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
5.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
观察和实验
新知讲解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如图1-7所示,在盛有10毫升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新知讲解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可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新知讲解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1)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和酒精能燃烧
1、理解上的区别:
2、叙述上的区别: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各种变化证据
进行分析
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
推测性质
变化
性质
用途
方法
体现
决定
表现出
观察法
实验法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探究
物质的变化
课堂总结
练习
1、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以后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2、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⑴、⑶;化学性质:⑵。
⑴能溶于水
⑵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⑶晶体呈蓝色
练习
3、探究物质变化时,我们可用哪些方法
观察和实验
4、通过观察,找出厨房里相关食物发生化学的证据,举例说出有气体产生、颜色变化和沉淀生成的变化
天然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烧水时,水开后水壶内会有水垢(白色沉淀);向水垢上加食醋,会生成气体,水垢溶解。
作业布置
1、课下及时复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2、独立完成课后提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物质的变化学案
【课前预习】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指
的变化。例如:
、冰融化、火柴折断等。
(2)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例如:光合作用
、木柴燃烧等。
(3)点燃蜡烛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
【归纳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
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
。
物理变化的实质:
没有变化,
发生改变。
3、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通过
和
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2)物质的
的变化、
的变化、
的改变,
或产生
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证据。
4、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在盛有10毫升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会生成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
的存在。
(2)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
,根据这个性质,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可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
,或少量水分的
。
【典例分析】
例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盐酸挥发
C.
冰雪融化
D.
瓷碗破碎
【答案】A
【解析】纸张燃烧,生成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盐酸挥发、冰雪融化和瓷碗破碎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方法技巧】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例题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
【答案】A
【解析】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状态、气味和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A。
【技巧方法】此题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只需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和常见的具体例子即可,具体内容见一。
【当堂达标】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2、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浓盐酸易挥发
D.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
4、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相同的,这种变化是(
)
A.食物腐烂
B.鸡蛋变臭
C.水蒸发
D.白磷自燃
6、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用作电刷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7、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往氯化铁溶液中滴入
溶液,会生成
色物质,
因此,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
的存在。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
色,
因此,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
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
剂。
8、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1)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密度:
。
。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物质的变化学案
【课前预习】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产生其它物质的变化。例如:水结冰、冰融化、火柴折断等。
(2)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例如:光合作用铁生锈、木柴燃烧等。
(3)点燃蜡烛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点燃蜡烛的过程中有蜡烛融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蜡烛的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归纳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3、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2)物质的颜色的变化、形状的变化、状态和温度的改变,气体产生或产生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证据。
4、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在盛有10毫升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会生成黄色沉淀,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2)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根据这个性质,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可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典例分析】
例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盐酸挥发
C.
冰雪融化
D.
瓷碗破碎
【答案】A
【解析】纸张燃烧,生成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盐酸挥发、冰雪融化和瓷碗破碎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方法技巧】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例题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
【答案】A
【解析】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状态、气味和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A。
【技巧方法】此题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只需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和常见的具体例子即可,具体内容见一。
【当堂达标】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答案】D
【解答】
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品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盘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答案】C
【解答】A、木已成舟是形状的改变,B、花香四溢和D、滴水成冰是状态的改变,故都错误。
B、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选C。
3、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浓盐酸易挥发
D.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
【答案】D
【解答】冰融化成水、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浓盐酸易挥发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4、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胆矾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相同的,这种变化是(
)
A.食物腐烂
B.鸡蛋变臭
C.水蒸发
D.白磷自燃
【答案】C
【解答】
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鸡蛋变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用作电刷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作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作助燃剂,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石墨用作电刷,是利用了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往氯化铁溶液中滴入
溶液,会生成
色物质,
因此,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
的存在。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
色,
因此,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
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
剂。
【答案】硫氰化钾、黄色、三价铁离子、蓝色、水、吸收。
8、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1)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密度:
。
。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答案】(1)较小;比煤油大,比水小;较低;银白色。
(2)水;放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提升
【基础再现】
1·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
【答案】C
【解答】A、编制花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切分蛋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答案】C
【解析】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C。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答案】B
【解答】
A、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轮胎爆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答案】C
【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故选C。
5·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答】①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胆矾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答案】B
【解答】A、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点燃蜡烛的过程中,蜡烛发生的变化(
)
A、是物理变化
B、先是物理变化,再是化学变化
C、是化学变化
D、先是化学变化,再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点燃蜡烛的过程中,蜡烛先受热融化,这是物理变化;继续加热当温度达到蜡烛的着火点时,蜡烛燃烧,这是化学变化。故选B。
8·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答案】A
【解答】A、工业制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气焊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供潜水员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冶炼钢铁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9·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答案】A
【解析】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淡黄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答案】①④;没有生成其它物质;②③;生成其它物质。
【能力提升】
1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答案】A
【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A。
1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化学名称为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5H2O。加热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试管口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后固体中加少量水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出硫酸铜的一种用途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蓝色晶体变白色粉末、有水生成、CuSO4·5H2O
CuSO4+5H2O、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晶体、作水分检测剂。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5)酒精具有的用途
。
【解答】(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水溶性、溶解能力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2)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填:易燃烧。
(3)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汽化。
(4)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填: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故填: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答案】(1)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2)易燃烧。
(3)汽化。
(4)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提升
【基础再现】
1·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5·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7·点燃蜡烛的过程中,蜡烛发生的变化(
)
A、是物理变化
B、先是物理变化,再是化学变化
C、是化学变化
D、先是化学变化,再是物理变化
8·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9·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10·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能力提升】
1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化学名称为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5H2O。加热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试管口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后固体中加少量水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出硫酸铜的一种用途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5)酒精具有的用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