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随着化学总复习的不断深入,咱们有没有感觉到知识的难度在增加,这是正常的。但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只要我们有必胜的信心和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的胜利肯定属于我们。在课堂上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课堂效率,及时复习巩固。
二、要重视实验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要重视规律即共性的学习,通过个性总结规 律,再通过共性指导个性即具体知识的应用。
四、要学会在复习中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总结。
1、实验室制取
2、工业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
1、选药品、反应原理 2、选发生装置 3、选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
5、验满和检验方法 等
友情提示
1、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 通常选用的药品是什么?
2、请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连接
D
A或D
A B C D
2、 下列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是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____
固体
加热制气体
固体和液体
在常温下制气体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
2.根据反应物的反应条件
小芳同学想总结气体发生装置考虑的因素,你能帮助她吗?
1.分液漏斗的作用是
控制滴加溶液的速率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 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伸入锥形瓶内的导气管要刚露出橡皮塞, 有利气体排出。
1、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伸入锥形瓶内的导气管要刚露出橡皮塞,有利气体排出。
3、铁夹应夹在试管 中上部
连接装置注意的问题
A B C D E
3、下列实验室收集气体的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收集O2的是 ,可用于实验室收集CO2的是 。
A或D
D
向下
排空气法
向上
排空气法
排水法
你能帮小芳同学总结一下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吗?
1.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2.根据气体的密度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从_____管进,密度比空气小的的从___管进。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都从____管进。
收集气体装置
连接装置注意的问题
1、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以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
2、集气瓶口要半盖毛玻片,以防空气流入。
1、用向下排空气法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以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
1、当有连续的、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才能收集,防止气体混有空气不纯。
2、收集完后,在水中盖好毛玻璃片,然后取出。
A
B
4、小明在实验室里分别用AB两装置制取O2和CO2,他想先弄清下列问题后再进行实验,请你帮帮他:
问题1:用B装置制取CO2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2:用A装置制取O2时,何时知道集气 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用B装置呢?
若用B装置制取CO2怎样验满呢?
连接
帮帮堂
一般通入AgNO3溶液
通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通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红色试纸变蓝
检验就是通过恰当的化学反应产生 明显的现象,确定此气体是否存在
友情提示与资料:
重要气体 常用检验方法 现象
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HCl
H2O
NH3
重要气体 常用检验方法 现象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石灰水变浑浊
帮帮堂
小明和小芳学习了上述资料后,想检验H2中混有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小明设计的方法是先通A再通B,而小芳设计的方法是先通B再通A.。(启示:任何溶液都会挥发出水蒸气)我同意____的意见,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硫酸铜粉末
硝酸银溶液
小明
若先通B,则硝酸银溶液挥发出的水蒸气会干扰对原气体中水蒸气的检验
1、若两种以上气体混合,而每一种都要检验时,应注意气体检验的顺序,要保证上一步的检验不给下一步带来干扰
2、若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则一般应先检验水蒸气,即放在第一步。即验水在前
3、用试剂检验气体的同时也可以用此试剂除去此气体。
除杂原则:1、只能除去杂质气体,不能除去主要气体
2、除去杂质气体的同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气体。
(1)除去水蒸气,一般用干燥剂,常用干燥剂如固体氧化钙、 氢氧化钠和液体浓硫酸等。
(2)不能让干燥的气体与干燥剂发生反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氯化氢这些酸性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3)干燥装置通常有
固态
干燥剂
液态干燥剂
友情提示与资料
除去杂质气体的常用试剂
杂质气体 除杂试剂
CO2 SO2 HCl H2S 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H2O CO2 碱石灰(CaO、NaOH)
或 氢氧化钠固体
H2 CO 灼热的氧化铜
O2 灼热的铜网
小明和小芳学习了上述资料后,想除去H2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小明设计的方法是先通A再通B,而小芳设计的方法是先通B再通A.。我同意_____的意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帮帮堂
小明
若先通B再通A,氢气中仍然会混有氢氧化钠溶液中挥发出的水蒸气而不纯净。
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需除去,则除去水蒸气一般应放在最后一步,即除水在后
小结:验水在前,除水在后
C
1.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下排气法
C.向上排气法 D.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
2、实验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取一些气体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
制取装置填空
①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 固体共热制甲烷,应选 用______装置制取; ②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 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____装置制取;
A
B
看看复习的怎么样
3、如下图所示,小明同学用装置甲(瓶内壁附有碳酸钙)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先在瓶内放入锌粒,然后误将浓盐酸通过长颈漏斗注入瓶中。先用乙、丙、丁等装置验证并除去混有的 杂质气体(水蒸气不需验证),得到纯净的、干燥的氢气。请回答:
( HCl CO2
H2O)
杂质气体
(1).甲中的杂质气体有__________
( HCl CO2
H2O)
(2)乙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丁装置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验证并除去HCl气体
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验证并除去CO2
浓硫酸
除去水蒸气
硝酸银溶液
石灰水
浓硫酸
H2
(CO2
H2O)
H2
(H2O)
HCl CO2 H2O
2H2O2 = 2H2O+O2
CaCO3+ HCl=CaCl2+CO2↑+H2O
MnO2
2
返回
氯酸钾
高锰酸钾
实验室制取CO2有下列六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仪器
③向长颈漏斗内注入盐酸
④向锥形瓶中装入大理石
⑤将收集好的气体正放在桌面上
⑥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②①④③⑥⑤
返回
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作 ,反应前后,它的 和
不变,改变的只是 ___。
催化剂
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速率
质量
返回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药品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硫酸,因为它们反应生成的硫酸钙由于微溶于水,包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其与硫酸隔绝而使反应停止,使反应不能持续。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也不能用碳酸钠 与稀盐酸,因为它们反应速率太快,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它们适应于灭火。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1、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2、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
返回
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中的重要知识,让学生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规律,从而形成一种能力。
2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常见气体的检验、除杂。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复习、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5、通过对气体中毒事故和实验探究设计的认识,关注安全隐患,认识尾气处理的必要性,树立安全和环保意识。
6、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7、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重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学习难点:检验与除杂气体的顺序
【教学设计】
一、重要气体的制取
复习思路:投影复习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药品、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步骤、检验和验满。
复习方法:通过老师的适当点拨,以做题的方式复习回顾基本知识。
复习目的:通过复习,回顾知识,总结规律,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关气体的制取、检验和除杂的试题频频出现,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气体的制取、检验与除杂,再做一个系统的复习。
知识疏理】学生讨论:问题一:初中我们学习过的哪些常见气体?这些气体的制取的一般思路是怎样的?
(学生自主回顾常见气体及其制取过程,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已的心得)
问题二: 指导学生完成下表。
氧气 二氧化碳
实 验 室 制 法 药品
反应 原理
装置
收集 方法
验满 方法
检验 方法
工业制法
问题三: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有几类?分别指出实例和适用范围。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何选择?
(学生回忆两种重要的发生装置,回答问题: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条件)。。
【拓展思维】
二、重要气体的检验:
复习思路:以资料的方式投影给学生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然后通过做题应用,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检验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复习目的: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学会及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
教学过程
PPT呈现,初中阶段常见的五种气体,师生共同学习总结如何检验这些气体?
学生做题,然后规律总结:
三、重要气体的除杂:
复习思路与目的: 与气体的检验类似
教学过程
老师展示除杂的资料,然后学生做题,最后规律总结:
四、谈学习收获
五、评测练习:
1.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下排气法
C.向上排气法 D.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
2、实验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取一些气体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
制取装置填空
1 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甲烷,应选 用______装置制取;
2 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 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____装置制取
A B
3、如下图所示,小明同学用装置甲(瓶内壁附有碳酸钙)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先在瓶内放入锌粒,然后误将浓盐酸通过长颈漏斗注入瓶中。先用乙、丙、丁等装置验证并除去混有的 杂质气体(水蒸气不需验证),得到纯净的、干燥的氢气。请回答:
1).甲中的杂质气体有__________
2)乙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丁装置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