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O3
CaO
Ca(OH)2
NaOH
高温
H2O
Na2CO3
讨论交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一)分解反应
1.定义: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X→A+B+….
①氧化物
②酸
④盐
③碱
3.举例:
1.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 。(单质/化合物)
化合物
可能变
2.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 。
(一定变/可能变/一定不变)
3.有 生成的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变。
(单质/氧化物)
单质
-2
-2
-1
-2
-2
0
(二)化合反应
1.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A+B+…. →X
(2)单质+化合物
(1)单质+单质
(3)化合物+化合物
3.举例:
1.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 。
化合物
可能变
2.化合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 。
3.有 参加的化合反应,化合价一定变
(单质/氧化物)
单质
我是什么反应呢?
1.下列关于化合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像磷、硫、铁与氧气反应一样,所有的氧化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是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C.化合反应一定符合“绿色化学”中关于提高原子利用率的要求
D.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成臭氧,该变化是化合反应
2. 如右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C
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代表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C
(三)置换反应
1.定义: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单换单,价态变
A+BC→B+AC
3.举例:
①金属+酸
②金属+盐
③H2/C+金属氧化物
盐酸
稀H2SO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排在 H 前面的金属
K、Ca、Na除外
盐必须是可溶的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我可不是置换反应呀!
3.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丁>丙
D
久置的氢氧化钙瓶口会出现一些白色物质,在洗刷的过程中发现用试管刷也无法刷掉,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四)复分解反应
1.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双交换,价不变
AB+CD→AD+CB
3.条件:生成物有水或气体或沉淀
4.举例:
①酸+金属氧化物
②酸+碱
③酸+盐
④碱+盐
⑤盐+盐
H2SO4+CuO=CuSO4+H2O
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CO2↑ +H2O
Ca(OH)2+Na2CO3 = CaCO3↓+2NaOH
AgNO3?+?NaCl?=?AgCl↓?+?NaNO3?
反应物
必须可溶
中和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我可不是复分解反应呀!
4、根据下列各组提供的试剂,判断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 Na2SO4 溶液和Ba(NO3)2溶液B. NaOH溶液和稀硫酸
C. KNO3溶液和CaCl2溶液 D.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C
B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与还原必然以等量同时进行。两者可以比喻为阴阳之间相互依靠、转化、消长且互相对立的关系。
我学习,我快乐
A
保护海洋,充分利用海洋资源,造福人类
C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D
3.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 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D
物质 P Q R W ?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 ?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
?
?
?
?
4.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 )
A.阴影1:
B.阴影2:
C.阴影3:
D.阴影4: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Fe+CuSO4=FeSO4+Cu
C
谢谢!
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CaCl2、Na2CO3、KNO3
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
D.(NH4)2SO4、NaOH、Na2CO3
C
2.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
②铁、银、硫酸铜溶液 ;
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
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
A、②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④ D、② ③
A
3.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
①CaO+H2O═Ca(OH)2;
②Mg(OH)2 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 2MgO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
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D
4、下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请写出你熟悉的化学程式,否定以下错误观点。
2NaOH+CO2=Na2CO3+H2O
CuSO4+Ba(OH) 2=
Cu(OH) 2↓ +BaSO4↓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置换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金属单质
复分解反应不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谢谢!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科目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课型 复习课
教师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对比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和非基本反应类型,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2、巩固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加深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反应类型是初中化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基本反应类型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而它们与一些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重难点,通过复习,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反应类型。通过本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类归纳、对比记忆的思维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四层次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回忆起学过的内容,边复习边练习。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复习重点: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2、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复习难点: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出示复习目标 让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回顾由石灰石获得氢氧化钠的的方法教师对其中的过程方法点拨 学生自主回顾知识,一位同学起来交流,其他同学思考并做补充学生思考问题并交流讨论 让学生通过海水获得氢氧化钠的过程,引入基本反应类型
复习指导一: 出示基本反应类型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并完善知识内容提示完成请判断 学生思考问题并交流讨论知识点完成请判断 让学生自主复习,教师仅起提示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小循环勤反馈 重巩固
复习指导二: 展示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思考并完善知识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点拨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知识点交流改错 让学生自主复习,教师仅起提示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
复习指导三: 讲解例题,重点分析 学生思考问题并交流讨论知识点 学生通过例题回忆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小结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同时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七、课堂检测 教学目标达标检测,及时反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八、板书设计 分解反应 一、基本反应 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