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海洋化学资源 课件+教案(22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海洋化学资源 课件+教案(22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01 11:17:47

文档简介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中的资源大致上分四类:
化学资源
海底矿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动力资源
可燃冰
请你回顾思考:
1、常规的化石燃料?
2、可燃冰是在海底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可燃冰是冰吗?它的学名?
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的使用是否会加剧温室效应?
3、可燃冰的优缺点?
海底矿产资源

请你思考: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哪一种?
含量最多的离子?
含量最多的盐?

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被称为“水球”,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水,但是地球上很多地方包括我国众多的岛屿,却存在着淡水危机,所以我们先来了解海水淡化的发展现状。
多级闪急蒸馏法
普遍采用

海水淡化
膜法
热法
请你回答:
1、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2、蒸馏在生产、生活中的三个应用?
3、如何检验得到的冷凝水是淡水?
4、该实验的缺点是冷凝效率低,如何改进?
知识回顾一:海水淡化
请你观察膜法的实验装置思考回答:
淡化膜如同筛子一般,允许海水中的水分子通过,而各种盐的离子因为体积较大而无法通过。那么,在加压一段时间后,右侧容器中剩余海水的各成分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剩余海水的浓度怎么变?

Na+
Cl-

H2O

海水→ → →{

粗盐
母液(苦卤)
蒸发池
结晶池

回顾思考:
1、盐田法晒盐需要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自然条件,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好处?
2、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氯化钠?
3、蒸发池、结晶池里的海水以及母液的浓度是否相同?哪里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知识回顾二:
海水晒盐(盐田法)

苦卤(海水
或卤水)
氢氧化镁
氯化镁


石灰乳

盐酸

通电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 == Mg+Cl2↑

通电
知识回顾三:海水制镁
根据海水制镁的反应原理,请你思考:
1、海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制取氯化镁?
2、从海水中富集镁离子的微观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不使用氢氧化钠来富集镁离子进行分离?
3、为了保证生产效率,需要将海水中的MgCl2完全转化成Mg(OH)2沉淀,能否用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海水中的MgCl2已经完全转化成Mg(OH)2沉淀?
4、在反应④中,产生的氯气(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应该如何处理才能避免环境污染?


经济、高效、环保!
知识回顾四:粗盐提纯

CaCl2 MgCl2 Na2SO4等
难溶性的:
泥沙
杂质:

可溶性的:
Cl-
Mg2+
Na+
Ca2+
SO42-
H2O
主要成分:NaCl
粗盐中含有的成分有哪些?

?
知识回顾五:海水制碱

?
食盐
精制 吸氨 碳酸化 过滤、热解
盐水 饱和精盐水 饱和氨盐水 碳酸氢钠 纯碱

纯碱
请你结合反应原理,回顾思考:
1、氨碱法生产纯碱使用的原料除了氯化钠,还有二氧化碳,选择二氧化碳做原料的依据是什么?
2、氨气的作用是什么?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了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两种盐,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4、对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后剩余溶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从物质的角度看含有哪些溶质?
从元素的角度看含有几种元素?


5、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在制纯碱的过程中,哪些物质可以循环使用?
6、从环保的角度看,索尔维的氨碱法制纯碱会产生污染,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此进行了改进,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哪些?

索尔维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缺点: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
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优点: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往析出碳酸氢钠的母液里加入食盐,使氯化铵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
知识小窗
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不断地向海洋索取的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遭到一定的破坏,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保护海洋,珍爱我们共同的海洋家园,是每一人都应该树立起来的一种理念和意识,我们黄岛靠海,咱们同学更能感同身受,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请你参与、畅所欲言:
作为一名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中学生,你打算怎么做来保护我们的海洋?
知识梳理
粗盐精制
海水制镁






海水晒盐、粗盐提纯
海水淡化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制碱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完成“达标检测”

作业:《复习指导》223页“专题精练”
黄岛初级中 学
2019、4、11
黄岛初级中学 教学设计


专题13: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 专题13:海洋化学资源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 2、了解海水、海底中蕴藏的主要化学物质。3、了解海水晒盐、海水制镁、海水制碱的过程。 4、掌握海水淡化、海水制镁、海水晒盐、海水制碱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制镁、海水制碱原理的探究,以及对实验的回忆,理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方法之分。学会用蒸馏法、结晶法、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了解富集少量物质的化学方法。2、通过对海水制镁、海水制碱原理的深层探究,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权衡利弊、少量物质富集方法的选择及元素守恒法选取材料的思路。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结论”思路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海洋开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2、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3、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不易,学会节约、节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1、海洋化学资源认识,对海水制镁、海水制碱、海水晒盐过程的了解。 2、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制镁、海水制碱原理及相关概念理解3、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1、海水制镁、海水制碱的原理 2、综合分析能力。
教法 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结论的教学思路,进行归纳、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 、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积累】预习《复习指导》220—223页,回顾海洋资源的开发项目。【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海洋图片展示:碧海、蓝天、白云,这是我么熟悉的海洋,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可以分为四类。二、海底矿物资源【问题引领】: 海底蕴藏的常规化石燃料有哪些?还有哪些资源? 你对锰结核有哪些认识? 可燃冰是在海底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可燃冰是冰吗?它的学名?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的使用是否会加剧温室效应? 可燃冰的优缺点?【认识点拨】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可燃冰优点多多,但是因为开采技术不够成熟而没有推广使用,所以可燃冰的开发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完善。三、海洋化学资源 【引入】随着全球人口迅速增长,当今世界存在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那么,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资源则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你还记得四大开发项目吗?这些项目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知识回顾一】海水淡化【问题引领】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 2、蒸馏的原理是什么?蒸馏在生产、生活中的三个应用? 3、如何检验得到的冷凝水是淡水? 4、该实验的缺点是冷凝效率低,如何改进?5、请你观察膜法的实验装置思考回答: 淡化膜如同筛子一般,允许海水中的水分子通过,而各种盐的离子因为体积较大而无法通过。那么,在加压一段时间后,右侧容器中剩余海水的各成分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剩余海水的浓度怎么变? 【认识和方法点拨】海水淡化可以用来缓解地球上存在的“淡水危机”,蒸馏法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海水淡化剩余的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大,可用于海水晒盐。【知识回顾二】海水晒盐展示:盐田法晒盐流程【问题引领】1、盐田法晒盐需要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自然条件,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好处? 2、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氯化钠? 3、蒸发池、结晶池里的海水以及母液的浓度是否相同?哪里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认识和方法点拨】蒸发结晶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海水晒盐是蒸发结晶的一个重要应用,晒盐得到的苦卤含有多种物质如氯化镁、氯化钙,可用于化工生产,如海水制镁。【知识回顾三】海水制镁展示:海水制镁的流程,写出三个反应原理。 【问题引领】 根据海水制镁的反应原理,请你思考: 1、海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制取氯化镁? 2、从海水中富集镁离子的微观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不使用氢氧化钠来富集镁离子进行分离? 3、为了保证生产效率,需要将海水中的MgCl2完全转化成Mg(OH)2沉淀,能否用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海水中的MgCl2已经完全转化成Mg(OH)2沉淀? 4、在反应④中,产生的氯气(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应该如何处理才能避免环境污染?【认识和方法点拨】我们在进行化工生产时不仅要考虑经济问题,还要注意高效和环保。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不能直接利用,需要进行混合物的提纯。【知识回顾四】粗盐提纯【问题引领】 1、粗盐中含有哪两类杂质?2、这两类杂质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除去?【认识和方法点拨】过滤是除难溶性杂质的方法,可溶性杂质可以采取形成沉淀、过滤的方法除杂。粗盐提纯后得到的是精盐,可以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如制取纯碱。【知识回顾五】海水制碱展示:海水制碱的流程,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题引领】 请你结合反应原理,回顾思考: 1、氨碱法生产纯碱使用的原料除了氯化钠,还有二氧化碳,选择二氧化碳做原料的依据是什么? 2、氨气的作用是什么?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了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两种盐,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4、对于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后剩余溶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从物质的角度看含有哪些溶质? 从元素的角度看含有几种元素? 5、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在制纯碱的过程中,哪些物质可以循环使用? 6、从环保的角度看,索尔维的氨碱法制纯碱会产生污染,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此进行了改进,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哪些? 【德育升华】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氨碱法制纯碱”进行了改进,侯氏制碱法保持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侯德榜为世界制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学习侯德榜这种敢于挑战、科学严谨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四、保护海洋资源【情境引入】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不断地向海洋索取的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遭到一定的破坏,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保护海洋,珍爱我们共同的海洋家园,是每一人都应该树立起来的一种理念和意识,我们黄岛靠海,咱们同学更能感同身受,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问题引领】请你参与、畅所欲言: 作为一名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中学生,你打算怎么做来保护我们的海洋?【德育升华】海洋为我们人类奉献了她的各种资源,我们也要为保护海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知识梳理】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海洋资源的四大开发项目,从变化的角度进行总结: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哪些?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哪些?【布置作业】专题13的“专题精练” 学生回顾、总结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教师点拨,学生加深认识 学生体会海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教师点拨,学生加深认识,体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教师点拨,学生加深认识,体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理解工业生产的连续性。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教师点拨,学生加深认识,体会化工生产的要求。 师生合作、总结 师生合作、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体验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师生合作,交流、总结


【当堂达标检测】
1、下图示海水晒盐的流程图,关于海水晒盐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可以从海水中析出食盐。
B、海水晒盐属于化学变化。
C、在蒸发池中,随着水分的蒸发,海水变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2、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苦卤。综合利用苦卤或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a是过滤,可以分离沉淀和溶液。
B、在整个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使用贝壳生产石灰乳,可以变废为宝,节约成本。
D、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来验证海水中的M gCl2是否已经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氯化铵,而且是氯化铵的饱和溶液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拓展提升】
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操作⑤,共得到了 种沉淀。
(2)利用提供的三种除杂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除杂试剂的操作顺序(填序号): 。
(3)操作⑥是不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该操作的目的是 。
(4)假设整个过程中物质的转化无损失,则所得精盐中NaCl的质量比原粗盐中NaCl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滋润生命 携手成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