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31 21: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红楼梦》 《红楼梦》——曹雪芹
1.作者:前80回,作者曹雪芹,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
2.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地位:《红楼梦》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红楼梦》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昆曲和京剧艺术Part 2 清代戏曲发展中国古代戏曲到清代,进入繁荣时期。清代戏剧,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大众喜爱。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昆曲发展:昆曲:特点:代表作:又称昆剧、昆腔,原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万历末年改良后日趋成熟,流行于全国;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明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昆曲 昆曲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衰落衰落:时期: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
由于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2.3 京剧—形成四大徽班进京: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2.3 京剧2.3 京剧2.3 京剧本课小结Part 33. 本课小结昆曲与京剧艺术作者、成书时间、影响昆曲《红楼梦》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京剧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明朝:汤显祖《牡丹亭》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作者、成书时间、影响)1.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2.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BC3.明清时期,成为城乡人民重要文化活动的是( )
A.诗歌朗诵 B.武术表演
C.戏剧表演 D.小品表演4.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其中两部传世之作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这两部剧作是( )
①《牡丹亭》 ②《长生殿》③《桃花扇》 ④《窦娥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B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