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金陵十二钗一、《红楼梦》
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前80回曹雪芹定稿创造,后40回由高鹗整理续写。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19世纪初年流行语艺术性高
思想性极强
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再读红楼梦《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曹雪芹 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曹雪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部名著采用的都是正面且单层次的写作手法,《红楼梦》则不一样,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曲折婉词以及正话反说。红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更重要的是与原著作者心灵的碰撞。”
——周汝昌点评于《百家讲坛》想一想:《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一部现实批判主义文学著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两弯似蹙(cù)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贾宝玉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薛宝钗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代表作:《牡丹亭》中期以后:昆曲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
结果: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弱。京剧形成原因乾隆年间, 北京剧坛上演各种地方戏,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戏班进京后, 迅速适应北京观众的需要, 同时吸收其他地方戏剧, 特别是湖北地区汉调的优点, 在艺术上进行革新, 在同治、光绪年间, 形成了京剧。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剧种。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京剧脸谱颜色京剧脸谱京剧的几大史实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
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京剧艺术名家(背景音乐节选自京剧《苏三起解》)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孔尚任和《桃花扇》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明清时期,小说戏曲为什么出现繁荣景象?一、市民阶层的壮大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文化专制的结果材料一 明代统治者对市民阶层的阻遏政策, 刺激了广大市民阶层反抗封建专制的强烈愿望。广大市民阶层为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 同统治阶级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当两者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后,便出现了很多官逼民反的现象。
——《明代市民阶层审美趣味及其对明代绘画艺术影响》材料二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作者、成书时间、影响)1.(2016 ?玉林中考)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2.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BC3.明清时期,成为城乡人民重要文化活动的是( )
A.诗歌朗诵 B.武术表演
C.戏剧表演 D.小品表演4.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其中两部传世之作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这两部剧作是( )
①《牡丹亭》 ②《长生殿》③《桃花扇》 ④《窦娥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B5. (2016 ?安庆开发区模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 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元世祖时期6.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形成于( )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雍正年间 D.道光年间CD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