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33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33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31 22:06:54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内容标准: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了解海峡两岸交往的有关史实。
2.通过分析、讨论、探究、归纳等方法,培养以下能力:①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②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③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提高以下认识:①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对祖国统一的前景充满信心。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以及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
2. 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与过程
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以歌曲《两岸一家亲》及香港澳门回归导入新课
导入:两岸一家亲,中华一家亲,一首歌唱出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1997年7月1日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离家300多年的游子——澳门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这是祖国统一道路上的辉煌篇章。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还少谁呢?
那么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如何推进的?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祖国的统一前景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
板书课题《海峡两岸的交往》
欣赏歌曲,观看相关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回答:台湾
进入新课学习
播放歌曲《两岸一家亲》及相关投影。
二、学习新课
学习目标、重难点
自主探究,通读教材
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
出示自主探究五个问题
带着这五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第一部分填空题。
给学生五六分钟的时间
明确本节学习目标、重难点,根据教师引导,结合教材,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填空
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
出示自主探究的五个问题
1.合作探究一: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合作探究二: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3.学习第二部分:日益密切的交往
4.合作探究三:两岸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根据你的了解,在海峡两岸实现统一道路上有哪些有利因素?阻碍有哪些,如何应对?
1.出示地图:三国、隋、元、清时的台湾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表
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台湾问题的由来
4.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党和政府对台湾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是什么?
5.中共领导人的对台方针,使两岸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哪呢?出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开始走向缓和的事件是什么?
②台湾方面哪些措施,打破了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
③海协会与海基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达成了什么共识?
6.简介两岸领导人会面情形,并出示图片,引入民间交往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台湾返乡探亲团在长城上高呼“到家了”?
7.出示两岸交往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联系实际,简介大陆惠台31条的提出,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增添了动力
8.引导学生思考统一的有利因素
9.示投影:美对台军售、台独分子的破坏,引导学生思考阻碍有哪些,如何应对?
阻碍: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台独”分子的阻挠
应对措施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政策、经济、政治即国共两党的关系
①继续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政策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一切分裂活动③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促进两岸交流出④两党共同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0.链接党的十九大
1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祖国统一的前景如何?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自己应该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做些什么?
1.结合学案和地图,思考并讨论
2.学生填表
3.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
蒋介石败走台湾
美国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进行阻挠
4.指名回答,填写表格
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结合学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中央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②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③海协会和海基会是两个民间团体,被两岸授权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两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6.学生感受两岸交往情况,回答:大陆是台湾同胞的家,是他们的根
7.感受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
8.思考并讨论,从教师提示的几个方面,回答问题:
①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④香港、澳门的回归,为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⑤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9.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
10.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
11.答:①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 ③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出示不同时期台湾的地图
2、出示合作探究一的表格
3、出示表格答案
4、出示大政方针,巩固新知
5、出示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图片
6、出示投影:想一想
7、出示两岸交往频繁的图片资料
8、出示投影:合作探究三
9、出示投影:阻挠统一的相关图片
10、播放录音
11、出示问题
三、课堂总结
小结
出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进行简单小结
小结本节所学内容
出示本节思维导图
四、达标练习
达标检测
结合当堂达标题,进行巩固新知
拿出当堂达标练习题,学生做练习,检验本节学习效果
出示达标练习题
?附学案: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
2知道海基会海协会及“九二共识”的意义
3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4了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
【重点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自主学习】
一、追根溯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脉同血缘,搜集有关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时期: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 )。
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 )和澎湖地区。
3、清朝:( )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康熙时台湾正式归属于清朝的版图。
4、近代:1895年哪个国家( )通过《马关条约》占领台湾。
5、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都肯定了台湾归属中国。
6、1945年( )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二、现状初探:(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和大陆的分离状态是如何造成的?
(1)1949年 ( )内战失败,退居台湾,1950年( )国武装力量进入台湾岛与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从此造成海峡两岸长期隔绝,至今仍处于( )状态。
(2)( )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
三、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阅读第一自然段,以时间为顺序学习,总结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中做出过哪些决策
1.大陆对台方针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 ________ 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又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
(4)不久,在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 、
”的对台方针。
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形成后在推进祖国大业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是什么?带着问题阅读第二段内容。
2.海峡两岸关系的缓解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告台湾同胞书》里倡议实行“三通”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_______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还有那些重要的民间活动,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课文内容,找出答案:
3.两岸关系发展
(1)______年台湾成立了__________会,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九二共识: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
(3)汪辜会谈:________年,海协会会长_______________和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推动祖国统一进程中共中央又做出了哪些努力?结合教材第四五六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4)江泽民的八项主张:______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5)连战访问大陆: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 ”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 ”,反对“台独”,主张 。
(6)新加坡会面: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 历史性的一页。
四、日益密切的交往
(1)在 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开展。
(2)2008年11月,两岸达成 、 、 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三通”启动议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课件33张PPT。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1、列举海峡两岸的史实。
2、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意义,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
3、了解“九二共识”的内容及意义。
4、认识中共中央政府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
5、了解海峡两岸日益交往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学习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2.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
3.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5.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自主探究海峡两岸回顾历史三国隋元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台湾回归祖国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合作探究一台湾问题的由来1.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
2.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阻挠中国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海峡两岸回顾历史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重申“九二共识”反“台独”
《反分裂国家法》坚持“九二共识”,共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难点解析合作探究二政府对台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重点解析1.我国政府为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开始走向缓和,采取了什么措施?
2.台湾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打破了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
3.海协会与海基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达成了什么共识?
动脑筋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海峡两岸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握手,分别致辞。海峡两岸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海峡两岸为什么台湾返乡探亲团在长城上高呼“到家了”?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想一想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直接通邮、通航日益密切的交往日益密切的交往两岸交流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数据破亿,到2016年底,累计近1.17亿人次。政治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两岸帆船友谊赛日益密切的交往大陆推出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31项措施2018年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消息,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门研究出台《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推出31项相关措施。《措施》指出,积极促进在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日益密切的交往合作探究三两岸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根据你的了解,在海峡两岸实现统一道路上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利因素:(提示:从民心、政策、经济等方面思考)1.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
2. “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4.香港、澳门的回归,为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5.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障碍:美国对台军售台军装备的美制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台军“基德”级驱逐舰台军F-16B战机330枚爱国者三型防空导弹主相设备(美金31亿)
阿帕奇攻击直升机30架(美金25亿3200万)
F16及F5E/F等多型战斗机补给零件(美金3亿3400万)
E2预警机升级套件四套(美金2亿5000万)
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2002年,陈水扁宣称,“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2003年,陈水扁声称要在2004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2007年实施“新宪法”。“台独”分子 根据你的了解,在海峡两岸实现统一道路上有哪些障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1、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台独”分子的阻挠障碍: 应对:(提示:政策、经济、政治即国共两党的关系)1.继续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政策
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一切分裂活动
3.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促进两岸交流
4.两党共同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合作探究三 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在这个民族大义和历史潮流面前,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都会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信念,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海峡两岸链接党的十九大你认为祖国统一的前景如何?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自己应该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做些什么?海峡两岸的交往答:①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
③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
统一大业日益密切
的交往对台方针的提出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人员及经济、文化交流发展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海峡两岸台湾问题的由来两岸关系的变化:隔绝-交往1.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2.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B C 海峡两岸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4.由唐柄椿作词、彭立作曲的《两岸一家亲》,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目前我国解决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是( )
A.武力解决 B.一国两制 C.国共和谈 D.两岸三通
5. 2009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在南京举行。“两会”曾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是( )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A B B 海峡两岸6.材料分析题
材料: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商业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009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稿
根据材料写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一个中国(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两岸中华心连心两岸一家亲携手共建 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