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1 13: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春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前期——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乾隆时撤销
2康熙设置南书房。目的: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 雍正设置军机处。
目的:①快速处理军务,②加强君主专制
设置:雍正设立军机房改名军机处。(官员叫军机大臣)
程序:拟写——审阅——传达——执行
军机处内景
军机处外景
意义:
①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
②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 文字狱
(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案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
300多人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戴名世《南山集》案
70--120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明史》案
株连人数
事由
案名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斩首
抄家死于狱中
查嗣庭案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事例
4、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言论,
3.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2. 文化专制政策
(1)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编纂图书文献
A、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B、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2)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检查,销毁禁书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吏:结党营私,日益腐败
(2)军队:军机败坏,军备废弛
(3)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空,财政危机
(4)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社会危机重重
清代地契
四、“闭关锁国”政策
对内实行“重本抑末”
对外“闭关锁国”

1、实行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
(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担心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4)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四、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嘉庆帝的敕谕
材料三:“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
材料四:“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
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者
1.乾隆帝给英王的赦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撮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
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四、闭关锁国政策
2、具体表现
(1)顺治帝,颁布“禁海令”
——为隔离抗清武装,把居民内迁
(2)台湾统一后(设关)
——设四海关通商贸易
(3)乾隆时(1757年,闭关)
——仅留广州通商,并加以严格限制

2、走向“闭关锁国”
(1)顺治帝,颁布“禁海令”
——为隔离抗清武装,把居民内迁
(2)台湾统一后(设关)
——设四海关通商贸易
(3)乾隆时(1757年,闭关)
——仅留广州通商,并加以严格限制

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
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至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3、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影响
正面: 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说明:闭关不能削弱殖民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发展,使自己停滞倒退,与世隔绝。
负面: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外对比
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
政治上,强化君主集权;
经济上,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政治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上,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思想上,提倡自由、民主、平等。
“闭关锁国”的启示
①不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感悟与反思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对外什么政策?
2.图二为对外开放创举,说出该事件名称及影响?
3.图三是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并简述其影响?
4.图四是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内容,请联系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说说这四幅图的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1.清朝初年,实权掌握在( )
A.汉族地主手中 B.蒙古贵族手中
C.满洲贵族手中 D.皇帝手中
C
C
2.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3.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4.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C
D
5.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D
6.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D
7.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酷( )
①顺治 ②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是( )
A.杭州 B.香港 C.广州 D.泉州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
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6分)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⑵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3分)


⑶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①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2分)
②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2分)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不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军机处(时间、目的、地位、特点、影响)
官吏贪污腐败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后果)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军队军备废弛
议政王大臣会议
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
官僚机构臃肿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南书房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表现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