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1 12:3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考

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敌对: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敌对长达20多年。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表现: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基辛格和周恩来
尼克松中国之旅
1972年2月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建交高潮
四、全方位外交——中国特色多外交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举措: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

4、外交成就:(1)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四、全方位外交——中国特色多外交
5.布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6.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大国外交
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大国外交
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大国外交
习近平主席会见英国首相特蕾莎·梅
习近平主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睦邻友好
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习近平主席会见朝鲜领导人总统金正恩
睦邻友好
习近平主席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习近平主席会见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开始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
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本课小结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