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1 15: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政策吗?独立 自主 和平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形势:战后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孤立、封锁、包围新中国。材料三: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一种怎样的形势?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1)背景: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提出了三条外交方针。(2)内容:①“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要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③“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联合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政策(3)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结束了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掀开了中国外交新篇章。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2月4日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结合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原则。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原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所以,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原则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革命胜利的成果,保护和平,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到达莫斯科车站的情景。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他对苏联的第一次访问,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中国世界积极
主动打破美国封锁【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一分钟速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国有权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发展道路。1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促进共同发展。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和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先决条件和基础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条件发展经济、政治关系的基础基本目的和必然的结果标志着我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互相关系的基本原则【问题探究】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问题探究】1.2.3.尊重平等和平考考你,下列史实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哪一项?
2001年6月21日,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特尔特提名5名共和党议员出任所谓“国会和政府中国委员会”的成员。据称,该委员会的主要功能是“监督中国整体人权状况”。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在中国的领空发生的美国侦察机和中国的战机相撞的事件,美国违反了五项原则中的哪一条?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的会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54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学 科网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自主学习:万隆会议的概况】大会主持人发言伊拉克代表发言锡兰国代表发言
(斯里兰卡)【万隆会议】东道主总统发言【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问题探究】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
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 面对着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攻击,面对着紧张的会议气氛,周恩来总理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呢?如果你是周恩来,你第一句话会说什么?(注意好开头哦!)
出席万隆会议【情景再现:周恩来发言】求同
存异“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求存什么叫“求同存异”?请结合万隆会议的主题谈谈你的理解。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 努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
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也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求【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意义】同存异万隆精神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Bandung Conference)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畅所欲言“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1954年访问
缅甸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1.有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事实的确如此。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2.有记者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恩来外交才华的展示3.有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4.有记者问:我们美国人走的是公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的是马路呢?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一三二四五一条外交新政策三国总理齐声明四字方针定万隆五项原则促和平本课小结两个国家表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