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创意与联想
1教学目标
1.能够用特定的图形进行图形创意练习。
2.在美术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提高创造力。
3发展手绘线条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我校彻提倡创造教育与合作学习,有良好的教学设备。我班学生大多来自于周边农村,民风淳朴,只是对美术的理解上偏重美术即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想象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本课我采用多组图片欣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情况:全班共45人,教室内分成六大组,中间留空,便于走动老师指导和学生展示作品。
3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像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发联想
1、师出示一支铅笔:大家都认识这个物品吧,老师现在把它想象成类似的物品,用哑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同学们猜猜是什么?(笛子、指挥棒、钓鱼杆)
2、师:这支铅笔还像什么呢? 生:筷子、旗杆、鼓棒……
3、师小结:一支铅笔经过思维的发散,开阔地想,变通地想,竟想出了这么多外形类似的物品。今天咱们就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空间翱翔,来畅谈我们的奇思妙想.
4、板书课题:《图形的创意联想》。
活动2【讲授】(二)打开联想
教学什么是联想,以及联想的类型
1、欣赏著名建筑.—悉尼歌剧院
出示悉尼歌剧院图片一角,猜一猜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逐渐展开。
悉尼歌剧院是从哪里得到的联想?(帆船,莲花,竹笋等)
2、出示奥运会北京主体育场:你知道它的联想来自于哪里吗?
3、寻找生活中图形联想的应用。
(1)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图形联想的例子呢?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2)一组生活中的图形联想设计欣赏。
(三)、启发联想:
1.重点跟学生分享《菠萝的联想》并进行启发,利用教科书的范例,和学生一起探讨作者是怎样将图形变化的,其巧妙之处在哪里,菠萝的创意还会有怎样的变化。
2.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要抓住事物的颜色,肌理,形状可以引发联想进行创意。
3.展示手指印的联想图片。
4.小结:欣赏了这么多作品,相信大家的心里已经有了更独特的创意构思,
我们今天就来当一回小设计师吧。
活动3【练习】(四)、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以手指印为基本图形,大胆添画成一组有趣的联想图。比比谁想得多,想得与众不同,想得有趣。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活动4【作业】作品展示
(1)介绍自己的设计。谈谈你要表达什么。(2)谈谈你的设计灵感。(你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六)、教师总结,提升认识。
今天的美术课,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科学的发明,人类的创造往往正是从一个幼稚的提问,一次天真的探寻,一个看似荒谬的梦想开始的,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奇思妙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最后老师送你们这样一句话:“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课件40张PPT。图形创意与联想六年级 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联 想联想我想知道.....联想的类型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建筑像什么?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
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
位于澳洲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
想一想 国家体育场你知道它的设计联想来自哪里吗 ?讨论: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图形 联想的例子呢?
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 摩拳擦掌 -----我也来“想想”
1、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 以手指印为基本图形,大胆添画成 一组或一幅有趣的联想作品。
比比谁想得多,想得与众不同,想得有趣。
古往今来,那些美术大师就是凭借丰富的联想创作了一副又一副脍炙人口的罕世佳作.有哪些呢?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画家的联想《星月夜》中的世界仿佛在燃烧,树木如同火焰升腾,星星如同爆炸的火团,天空似在旋转动荡,这些描绘,都表达了梵高的主观情感。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