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同步练习
?? ?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狡黠(????)? ?? 诘难(????)??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睾(????)肾? 阐证(????)????
要诀(????)
2.解释下列词语。
学究:??????????????????????????????? ?
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滞碍:
吹毛求疵:????????????????????????????????? ?
阐证:???????????????????
要诀:
二、文学知识。
培根,?????国????????家、???????????家,著有《?????》、《????? ?》等。
三、课文掌握。1.在《谈读书》中,作者的论述思路是什么??
2.在《谈读书》中,作者所表明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谈读书(培根)。
1.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
2.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
3.画曲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
4.画直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句的论点来。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积累
一、积累与运用
1.jié? chóu;xié;???? cī? gāo? júe
2.迂腐的读书人;诘问,为难;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不通畅;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阐述论证;重要的诀窍;
二、文体知识。
英;哲学;作;随笔;新工具????
三、课文掌握。
1.A.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B.?读书方法??
2.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课后能力提升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2.书上的内容,也许对,也许错;对读者来说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不加分析,全盘吸收,效果不会好。(意思对即可。)
3.排比;这样写,句子整齐,造成一种气势,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4.比喻论证。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
《谈读书》
《谈读书》紧紧扣住“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不求甚解》则是从批驳别人的观点开始,接着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和会意,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作用;
2.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质疑,在合作中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品味语言的美感中,得到知识的积累;
2.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教学重点】
名言警句的体会和论证方法运用。
【教学难点】
体会论述语言的简练特点。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是谁说的吗?(培根)现在我们来看看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
二、简介作者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被国会弹劾去职,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读书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1)读书的正确目的。
(2) 读书的方法。
(3)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四、品读课文,探究内涵
1.读书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补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知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比喻说理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不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如此论证有何好处:
明确:对比论证。
6.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方法,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
(1)读书要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
(2)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
(3)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五、拓展思维,自主解读。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为论点,说一段话。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起来,和培根对话。
六、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作者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好处,你能说出几个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七、作业
1.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谈谈自己学完本文后的收获,写一篇心得体会。
略。
课件13张PPT。谈读书 你知道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是谁说的吗?(培根)现在我们来看看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课文导入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理解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根据
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培根(1561—1626),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启人深思。作者简介狡黠( ) 诘难( )
滞碍( ) 阐证( )
统筹( ) 藻( )饰
味同嚼( )蜡 咀嚼( )xiájiézhìchǎn一、读一读juéchóuzǎojiáo字词积累(1)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
(2)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 字的推求。( )
(3)怡情:( )
(4)孜孜不倦:( ) 吹毛求疵寻章摘句使心情愉快勤奋努力,不知疲倦二、记一记字词积累快速默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第一层,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束: 读书的作用。整体感悟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哪些内容?
2.试找出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具体语句予以品味。研读文本合作探究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哪些内容?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正面(读书足以怡情、傅彩和长才);反面(读书偏向:惰、矫和学究)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采取不同方法和多种方法结合)
③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合作探究2.试找出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1)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先举例论证,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2)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比喻论证。
(3)观点:读书的作用,用正反对比论证合作探究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具体语句加以品味。
排比句说理。 如“读史使人明智······皆成性格”等句子运用排比句,使文章很有气势,能打动读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合作探究本课小结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来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吗?请积累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者自拟读书格言。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