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4.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6-02 18: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通过学习学生学会测量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美术知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多数学生能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适时地补充一些比例知识,会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奥妙,必然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同时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小学美术中的四大领域。(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因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属于四大领域中的哪部分(生答)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画中怎样运用比例的。
活动2【讲授】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1.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在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认为比例是“艺术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人在运动和站立时的比例。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变化。 3.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值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这种比例在造型上美观而得名。 (2)小结:美术不是数学中的算术,平时设计作画时,形象看起来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 生活中有哪些比例关系看起来比较美观呢? 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5.出示花瓶,欣赏典雅的花瓶。
活动3【练习】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
2.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3. 播放音乐。
活动4【活动】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学生台前展示并反馈。
4.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