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寻找“丹顶鹤”》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逐步掌握ACDSee看图软件的图片浏览功能和分类管理功能;
◆通过趣味性实例操作,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尝试了解ACDSee的各种功能;
◆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向往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给学生搭建感受美、创造美的情境;
◆确立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习多媒体知识基础上,多媒体软件使用方面的第一次尝试,是从理论学习转向软件操作的开始,为今后学习多媒体常用软件操作打下基础。本节内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出发,引入图片浏览软件ACDSee,让学生掌握多媒体类软件的基础性操作,对多媒体其他软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后续软件的使用奠定基础。要做到浅显易懂,循序渐进。
【学情分析】
ACDSee是一个图片浏览软件,其内容日益丰富,但图片浏览是其基本功能,是学生学习使用ACDSee软件的基础,ACDSee的浏览器和查看器的基本功能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但其扩展功能极其丰富。要为不同群体的学生搭建一个知识拓展平台,以此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学生特点来看,这个年龄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现为肤浅,不求甚解,教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对图像文件的
【教学重点】
ACDSee浏览器、查看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掌握ACDSee扩展功能:日历、整理、分类、收藏等工具的使用。
【教法选择】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素材资源’’文件夹中“藏’’有一张有“湿地之神”美称的丹顶鹤的照片。
2.引入课题:引导学生使用ACDSee软件查找图片,从而了解和学习ACDSee软件使斥法。
学生活动
了解实例情况,确定任务。
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使用ACDSee的查看器来查找“丹顶鹤”图片的操作方法。
2.布置学习任务二
用ACDSee的浏览器来查找“丹顶鹤”图片的操作方法。
3.布置学习任务三
通过文件查看方式来显示文件相关信息的方式筛选“丹顶鹤”图片的操作方法。
4.布置学习任务四通过“日历’’的“事件视图”功能来查找“丹顶鹤”图片的操作方法。
5.布置学习任务五 ?’
为了方便以后的管理和查找,对“丹顶鹤"图片设置属性一数据库信息。
6.布置学习任务六
使用ACDSee对压缩文件进行浏览的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演示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一的操作。
这部分操作比较简单,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2.使用ACDSee的浏览器来完成查找“丹顶鹤”图片的任务。小组内交流、讨论使用ASee查看器和浏览器区别。
3.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三的内容,完成后对组内不同程度操作慢组员进行帮助。
让学生在帮助中体验快乐,在帮助中提高技能。
4.使用事件视图功能查找符合要求的图片文件。
在完成学习任务后鼓励学生使用日历其他功能查找文件,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拆共同进步。 ‘
5.对“素材资源”文件夹中的图片素材进行管理和分类。
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6·使用ACDsee软件浏览压缩文件中的图片,感受“湿地之神’’的美丽。
三、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填写“成长基石"中的学生自我评价表,检验学生本节知识掌握情况。
2.指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比各种方法的区别,提高工作效率。
学生活动
1.完成“各显神通”作业内容。。
2.填写“学生自我评价表”。
3.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正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