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漫画与生活 课件(11张幻灯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漫画与生活 课件(11张幻灯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6-02 22:40:37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名称
漫画与生活
执教者
课时
2
所属教材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河北版美术9册第三课
教材分析
漫画是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要求以幽默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漫画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事物,使其特征更加突出,表现更加明朗。通过生动的漫画形象,使学生从漫画表现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审美创造的愿望。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相对中年级已有明显的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要地位,因而直观性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所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难点
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欣赏――启发――引导法”,以漫画像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课件,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动手的创作实践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漫画这种表现形式,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如何将漫画这种表现手法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创作。
下面我们先欣赏一些图片,欣赏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现在欣赏的艺术作品是如何用漫画这种艺术类型表现生活的?”,从而在轻松的话题中引入新课。
二、探究体验:
1、结合漫画作品与课本解释漫画:漫画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漫画家在生活中观察体味,寻找要表现的内容,并以幽默夸张、寓意、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
2、漫画的功能有哪些?课本的图片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本图片,向学生做系统的介绍漫画知识。
(1)、 立意:
结合课本图片边举例边分析,漫画来源于生活。
如何立意:正确、明确、深刻。
(2)、漫画的功能:
有讽刺、歌颂、传播、娱乐等功能。
表现手法:
教师提示学生一幅画往往是由几种表现手法构成。
(3)、 文字作用:使画面主题更明确、深刻。
教师小结:
对于“无题”漫画进行分析:换面一斤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设题目反而含蓄幽默。
三、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多样。
四、成果展示:
采取班级画展形式展示,评价重点落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
学生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分析漫画这种艺术类型是如何表现生活的?
学生回答问题基础上,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漫画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省略。
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漫画作品。
建立初步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分析漫画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课堂小结
2分钟
最后以声情并茂的语言来做鼓励性的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勇于探索,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加优秀的漫画作品!”
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整个教学情景更为贯穿始终,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漫画像的探索创作热情。
布置作业
1分钟
欣赏不同风格的漫画作品并创作。
板书设计
3、漫画与生活
表现形式:单幅 多幅
表现手法:讽刺、歌颂、娱乐、宣传、夸张、巧合
组成部分:漫画 文字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了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通过漫画创作,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素质。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还是想做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教师是知识的参与者,我愿意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
课件11张PPT。漫画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