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对称与均衡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6.对称与均衡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6-02 22: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对称与均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对称与均衡的基本概念。
2、在绘画中能运用对称与均衡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找到图画中的对称与均衡,并能亲手体验对称与均衡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够体会到对称与均衡的优缺点。在学生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对画面整体的构图能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基础的审美观念。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处在小学阶段,不宜讲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这种造型表现课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
3重点难点
重点:对称与均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难点:对均衡的理解和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一、激情导入
1、提出趣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半夜十二点起床,你有没有被镜中的自己吓到?然后观察范例中的图片,小猫也被镜中的自己吓了一跳,大家能说出这样的图片有什么特点么?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图片特点:以镜子的竖线为对称轴,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引出对称图形的概念。
活动2【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2、教师再举出几个对称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同学们踊跃回答。教师对学生所举的例子进行分类:建筑类、昆虫类、工艺类等。
活动3【讲授】探讨对称图形优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称图形的特点:这些图形显得混乱么?显得左右摇摆么?同学们答:不会。所以他们的特点应该是?学生答完之后教师总结:整齐、稳定、庄重、协调等。
活动4【讲授】找到对称图形的缺点
4、对称图形的缺点。问人脸是对称的么,这时意见不一。老师总结:基本对称,而不是绝对对称。刘德华帅么?但是如果将刘的脸变成绝对对称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看到绝对对称的人脸,会觉得很搞笑。教师学生一同总结对称图形的缺点:呆板、无趣。
活动5【讲授】均衡的三种形式
5、观察一组天平的图片,说一说这些天平的左右能平衡么。同学对个别图片有争议,教师可以先给出结论。然后再讲解均衡的三种形式:1等量不等形、2等形不等量、3不等量不等形。并再次给出直观的天平均衡图像,让同学们更直观的理解均衡。
活动6【活动】找到图片中的均衡
6、下面给出四张图片,分组来分析这四幅图分别对应哪种平衡的形式。之后组长或者代表发言。 组长发言之后,教师最后总结:这些图片是在左右事物的大小、多少各个方面体现了均衡的。图一左边的建筑和右边的树木面积基本相等,达到均衡(等量不等形)。图二、红伞的小面积的鲜艳色和大面积的灰暗的颜色形成均衡(等形不等量)图三、左右两部分的物体数量和占的面积大致相当。(等量、不等形)图四、右边的一个大的主要人物和左边的几个小的次要人物达到均衡。(不等量、不等形)。
活动7【活动】安排体验活动感受“均衡”。
7、教师提前拿出准备好的几个铁制的小黑板,和带有磁铁的各种小形状,选几个同学,上来摆布一下,看能不能摆成均衡的构图。没有上来的同学,可以在下面摆布一下自己提前剪好的形状,体会一下怎么摆出均衡的构图。
活动8【活动】安排体验活动感受“均衡”。
7、教师提前拿出准备好的几个铁制的小黑板,和带有磁铁的各种小形状,选几个同学,上来摆布一下,看能不能摆成均衡的构图。没有上来的同学,可以在下面摆布一下自己提前剪好的形状,体会一下怎么摆出均衡的构图。
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
五:布置作业:下课后准备蜡笔、铅笔、橡皮和8开素描纸。下课运用对称或者均衡这一形式法则,自己创造出一幅有形式美感的风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