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出身于云南一个回回家庭,祖父和父亲曾从海道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他从小就对夕阳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海外世界充满了向往与好奇。正和少年时入宫做了宦官,后投靠朱棣,由于机智勇敢,深受信任,朱棣登基后被赐郑姓。
郑和下西洋
“西洋”一词大约出现在五代时期,所知的地理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在明朝,西洋包括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海域及其沿岸地区。
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西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洪海沿岸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第一次下西洋时的船队有船只208只,船员来自各行各业,共27800多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木质帆船。郑和穿戴带着罗盘针、航海图,应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都表示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使臣搭载郑和宝船回访中国,明成祖期间访华次数为明代最高,达到318次;
沿途的百姓纷纷用香料、珊瑚去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因郑和到过而聚居了更多的华人、华侨,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材料 结论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材料 结论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明成祖的鼓励与支持
(3)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明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客观
主观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原 因
再现郑和魂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之一!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 经济利益
B.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A
今山东蓬莱人
倭寇
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海波为何不平?
2.海波平息了吗?是如何实现的?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高贵品质?
戚家军在台(tāi)州九战九捷,随后东南沿海倭患平息。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扰民
夯基达标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3)得到当地军民的支持
论从史出
(4)戚继光的杰出领导
倭寇
戚继光抗倭
1553攫取澳门居住权
葡萄牙
1、明朝时期,骗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侵略者是__________。
2、澳门居住权被骗取的时间是在_________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收回了澳门主权。
明朝的对外关系
小试牛刀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C
C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C
小试牛刀
4、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B
5.1553年,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