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 初中地理填图专题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在图1中用红笔画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图1 经纬网图
2.在图2中画出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
图2 地球公转示意图
3.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经纬线(度):①__________线 ②__________线 ③________圈
④________(纬度)⑤________(经度)
温度带:⑥________带 ⑦________带 ⑧________带 ⑨________带
要点速记
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运动类型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地球的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
?
2.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
(2)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二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部位: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河流流向:F.____________ 李庄在丁村的G.______________方向
要点速记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尽;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方向
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的图例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是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坡度判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4)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3.河流流向的判断:河流发源于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无指向标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大致流向。
4.地形类型:利用等高线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平原(<200 m)、丘陵(200~500 m)、山地(>500 m,且等高线密集)、高原(>500 m,且等高线外密内疏)。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爬山选缓坡,攀岩选陡崖;建坝选口袋型洼地,修路选择穿过等高线较少的线路;聚落或城市建设选等高线稀疏的河流附近地区。
参考答案
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一 地球与地球仪
①北回归 ②南回归 ③北极 ④40°N⑤80°E
⑥热 ⑦北温 ⑧北寒 ⑨南温
二 等高线地形图
A.山峰(山顶)B.山脊 C.鞍部 D.山谷 E.陡崖
F.自南向北 G.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