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03 13:2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通过秋天的雨巧妙地将秋天众多的景物串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课文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为引子,带出第二、三、四这三个结构相似的自然段,具体描绘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第五自然段以“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一首欢乐的歌”结尾,抒发了作者喜爱、赞美秋天的情感。
  课文表达上语言优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烂漫的秋色。第一自然段将秋雨比作钥匙,形象地写出了秋雨开启了秋天的大门: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秋天五彩缤纷的美丽景象:第三自然段将秋雨带来的香味写得细致入微:第四自然段的“吹起金色小喇叭”,犹如一位通讯员在告知动植物快准备过冬。
  学情分析:
  三上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能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能较规范地书写。在低年级,学生对“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已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一)会正确认读“钥、匙”等10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盒、颜”等13个字:会写“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
  (二)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勾住”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四)知道课文从三方面写秋天的雨,和同学交流最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
  (一)正确识字、写字。
  (二)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勾住”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一)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勾住”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提示课题
  (一)创设情境
  出示秋雨的情境图,师相机描述秋雨的美景。
  (二)板书课题
  二、初读,梳理文脉
  (一)读一读,填一填
  1.自主朗读课文,尝试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2.交流
  (二)读一读,理一理
  1.出示全文,凸显第一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及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

  2.读一读,相机识字
  (1)认读词语:钥匙 五彩缤纷 颜料 喇叭 一曲歌 丰收
  (2)强调正音:“钥匙”的“匙”的读轻声:“丰”是后鼻音:
  “一曲歌”中的“曲”读第三声。
  三、研读第一、二自然段,品悟秋之美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打开秋之门
  1.自主朗读,画出表示秋雨特点的两个词语。
  2.交流并相机指导朗读。
  (1)交流:清凉的、温柔的。
  (2)指导朗读:读出轻柔的语气。
  3.理解“钥匙”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钥匙”的本义。
  (2)联系下文,理解“钥匙”的含义,指秋雨一下,秋天就来到,秋天的雨仿佛是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品悟秋之美
  1.生自主朗读这一段,初步感受秋天缤纷的色彩。
  2.理解“五彩缤纷”
  (1)读读下文,填填下图。

  (2)交流上图,并初步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指的是颜色很多,各种各样的颜色。
  (3)师生合作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4)交流: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5)视频展示画面,播放“缤纷的秋景”。
  (6)交流:“五彩缤纷”除了颜色很多外,还包含着什么意思。
  3.小结梳理
  (1)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旁边的“泡泡提示”。
  (2)小结:当遇到不理解的、难懂的词语时,可以读读下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再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4.品读有新鲜感的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划出有新鲜感的词句。
  (2)组内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说说理由。
  (3)组员互当“小老师”,练习朗读这些句子。
  (4)展示朗读,相机评议。
  A.相机理解“频频点头”,读出菊花风中摇曳的画面感。
  B.相机理解“你挤我碰”,感受果实之多,读得轻快些。
  C.体会“扇哪扇哪”、“飘哇飘哇”的动作之美,读出舒缓的节奏。
  5.背诵第二自然段
  借助上述思维导图,尝试背诵。
  四、仿照例句,拓展写话
  1.出示例句。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火热。
  2.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
  3.尝试照样子写话。
  (1)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一评,改一改。
  五、指导书写
  (一)巩固生字
  认读词语:一盒颜料 邮票 飘落 争着 菊花仙子 淡黄
  (二)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颜”、“淡”的书写。
  2.生书写
  3.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读一读
  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二)说一说
  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三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一)朗读,读正确、流利
  1.自主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同桌当“小老师”,互读互评。
  3.指名读,相机识字正音。
  (1)出示第三、四自然段,相机正音。重点指导以下词语:
  菠萝 勾住 小喇叭 厚厚的 油亮亮的 舒舒服服
  (2)同桌互读上述词语。
  (二)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1.默读,划出自己感兴趣的、富有新鲜感的语句。
  2.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划出的语句,并说一说感兴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相机理解“勾住”。
  (1)出示出示选择题,供学生选择。
  “勾住”指( )
  A 小朋友常被带有香味的水果树绊住脚。
  B 水果好闻的香味吸引了小朋友。
  C 水果香甜的气味让小朋友的脚也变香了。
  (2)梳理方法:联系上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顺着“勾住”的理解,练习朗读第三自然段。
  (1)自主练习。
  (2)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2.同桌互读第四自然段,互评。
  3.全班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三、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一)合作朗读全文
  第一、五自然段齐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小组读。
  (二)说说: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带给小朋友的一首欢乐的歌。
  四、拓展学习“阅读链接”
  (一)自主阅读,思考:短文主要是从哪几方面写了秋天的景物?
  (二)交流:
  1.圈画出每一段的关键句。
  2.梳理出短文是从“田野、植物种子、幼小的动物和候鸟”写了秋天。
  3.仿照《秋天的雨》,尝试画一画思维导图。
  4.比较异同。了解同样是写秋天,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
  五、书写指导
  (一)出示要写的生字:好闻 梨 勾住 一曲丰收的歌
  (二)重点指导书写“曲”的笔顺。
  (三)生书写,评议。
  六、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