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 分式的加减
课题
第第2课时分式的加减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2.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及通分过程与方法.
数学思考
体验知识的化归联系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考
会解决与分式的加减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整体思考中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品德,渗透化归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
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
教学
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问题:
通分:
(1),,;(2),,
温故知新,为本节课的知识做铺垫.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请帮小林算一算:
林林家距离学校1千米,骑自行车需要a分钟,若某天林林从家里出发比平时晚了2分钟,则他每分钟应多骑多少千米,才能使到达学校的时间和往常一样?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我们不妨观察-=?中的每一项都是分式,提出困惑:这是什么样的运算呢?分式如何进行加减?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 分式的加减
提出小学数学中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题目:
计算:+=__2__,+=____.
类比计算:
(1)+=____;(2)-=____;
(3)-=____.
教师提问:1.上面计算的结果是什么?
2.你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概括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尝试计算:
(1)+=____;(2)+=____;(3)-=____.
引导学生概括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先通分,把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议一议:小明认为,只要把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就变成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小亮同意小明的这种看法,但他俩的具体做法不同.
小明:+=+=+==.
小亮:+=+==.
你对这两种做法有何评判?与同伴交流.
发现: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教师提醒学生: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
1.运用类比的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2.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体会学习的乐趣.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P8例3] 计算:-.
变式 计算:+.
解:原式=-==.
例2 [教材P9例4] 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提示.
变式 计算:(1)+;
(2)+-.
收获:(1)整式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
(2)若分母的系数是负数,则应利用符号法则,把负号提取到分式前面;
(3)若分母是多项式,则先按某一字母顺序排列,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的运算方法,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提升】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时,要注意分数线的括号作用
例 计算:-.
错例再现:-==0.
错因剖析:错解忽视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由于分数线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符号作用,表示除法;其二是具有括号作用,即分数线相当于“( )÷( )”的形式.因此,在分子相加减时,应注意把减式中的分子添上括号,以免产生错误.
正解呈现:
-====.
2.分式加或减去一个整式时,要注意正确变形
例 计算:-x-1.
错例再现:原式=-==.
错因剖析:上述解法错在将“x-1”看作分母是1的式子应写成或-,而不是-.显然错解是忽略符号变化所致.
正解呈现:原式=-==.
知识的综合与拓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通过拓展性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D )
A.+= B.-=
C.+1= D.-=
2.若=,则=____.
3.计算:(1)-;(2)-.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运用分式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运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堂总结】
1.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归纳:
(1)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2)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
①通分,将异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分式;
②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③分子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④分子、分母约分,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2.布置作业:
课本第9页练习第1题,第10页习题16.2第2题.
通过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积累学习经验.
【知识网络】
框架图式总结,更容易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教师提出要求要明确,由学生自主探索说出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及字母表示形式,教师切忌大包大揽.
②[讲授效果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师生共同完成,对比物理学中的计算,体会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分层练习锻炼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精练;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计算既准确又快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③[师生互动反思]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很棒,自己能够通过思考学会新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式的加减运算.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