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3 20:04:14

文档简介


7年级下册部编版历史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知识点
学习目标
考考
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厂
大商帮对社会的影响
人口增长
出题点
与第9课和第3课经济篇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复习旧知

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贵国指的是
a ,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 英国
c

2.左图是康熙帝,与他无关的事件是
a,3次率兵亲征,平定叛乱
b,与俄国签订条约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册封达赖喇嘛

d
引导
自主学习
农业方面 土地
水利兴修
庄稼种植
经济作物

阅读第一框题,自主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学习室
合作学习
年份 人口(百万) 耕地(万顷) 人均耕地(亩) 1722 103.05 784.37 7.61
1615 42.53 268.06 6.30 1734 109.42 820.35 7.50
1661 76.55 485.22 6.34 1753 183.68 677.58 3,69
1685 81.37 560.19 6.88 1784 286.33 700.94 2.45
1706 81.65 551.95 6.76 1812 333.70 727.08 2.18
年份 人口(百万) 耕地(万顷) 人均耕地(亩)
新课讲解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年份 人口(百万) 耕地(万倾) 人均耕地(亩)
思考:1661减1615是多少,485.22减268.06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授知识
1615 42.53 268.06 6.30
1661 76.55 485.22 6.34
雍正
①整顿财政
②火耗归公
③摊丁入亩
顺治
康熙
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
乾隆
重视农业
恤商政策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年份 耕地面积(顷)
1661 5493576
1685 6078430
1724 6837914
1766 7414495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打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农田,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干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少于出现了“苏广熟,天下足”
清朝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棉花在清朝已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地遍及全国,其中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都是著名的产棉区,甚至连农业发展较晚的奉天,也成了外输地区之一。产棉量以河北保定一带,长江中下游的松江、太仓与通州一带,以及上海等地最大。烟草原产地是美洲,明中叶以后开始传入中国,最早的种植地区是福建。种烟草获利很高,重要产地以陕南汉中、城固,山东兖州,湖南衡阳等地为主。湖南的衡烟、陕西的蒲城烟、北京的油丝烟、山西的青烟、云南的兰花烟、甘肃酒泉的水烟(又名西尖),均负盛名。甘蔗产地以华中、华南为主,江南、四川与台湾等地的制糖业非常发达。蚕桑业以江苏浙江的苏州、湖州、嘉兴、杭州和广东的广州最为发达,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生产活动 。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起到了推动作用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庄稼种植
经济作物

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厂,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有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VS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汇兑,放贷,存款,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经济恢复了,国家统一安定,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欣欣向荣,衣食无忧,作物得到推广人口会不会得到恢复和发展

年份 人口(百万)
1615 42.53
1661 76.55
1685 81.37
1706 81.65
年份 人口(百万)
1722 103.05
1734 109.42
1753 183.68
1784 286.33
1812 333.70
人口的增长
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其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
其二,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其三,实行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对于已交过“易价银两”的,可以从来年的常税中冲洗。
一。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

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课后提升
1.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促进经济发展
B. 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C. 人口的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D. 人口的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D
2.下面对清朝经济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右图反映了手工业颇具规模
B清朝出现晋商和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C清朝统治者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人口的增长
D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打下基础

B
年份 人口(百万) 耕地(万顷) 人均耕地(亩)
1615 42.53 268.06 6.30
1661 76.55 485.22 6.34
1685 81.37 560.19 6.88
1706 81.65 551.95 6.76
表格反应了什么问题?这样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联系生活,该怎么处理这种问题?
人口的增长,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晚婚,晚生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农业
原因
土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打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农田,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水利兴修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庄稼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作物 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手工业、商业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厂

感谢观看,再见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7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教学设计

课题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单元 3 学科 历史 年级 7
学习 目标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重点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
难点 知道人口增长的弊端,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询问学生2个问题,同第3张幻灯片和第4张幻灯片: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贵国指的是 a ,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 英国 2.左图是康熙帝,与他无关的事件是 a,3次率兵亲征,平定叛乱 b,与俄国签订条约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册封达赖喇嘛 2.观看视频并引导;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看看他们如何恢复经济 3.请大家浏览第一框题,补充下面表格(第6张幻灯片),整理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表格(第7张幻灯片) 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C和D 认真观看 根据教师要求 1。复习旧知 吸引学生兴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讲授新课 1.请大家分析表格问题思考:1661减1615是多少,485.22减268.06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是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他们的措施是(下图) 3.并且当时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打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农田,边远地区得到开发。你们看耕地面积的表格(幻灯片13),以及图片(幻灯片13) 4.当时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观看视频) 5.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干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少于出现了“苏广熟,天下足” 6.清朝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棉花在清朝已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地遍及全国,其中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都是著名的产棉区,甚至连农业发展较晚的奉天,也成了外输地区之一。产棉量以河北保定一带,长江中下游的松江、太仓与通州一带,以及上海等地最大。烟草原产地是美洲,明中叶以后开始传入中国,最早的种植地区是福建。种烟草获利很高,重要产地以陕南汉中、城固,山东兖州,湖南衡阳等地为主。湖南的衡烟、陕西的蒲城烟、北京的油丝烟、山西的青烟、云南的兰花烟、甘肃酒泉的水烟(又名西尖),均负盛名。甘蔗产地以华中、华南为主,江南、四川与台湾等地的制糖业非常发达。蚕桑业以江苏浙江的苏州、湖州、嘉兴、杭州和广东的广州最为发达,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生产活动 。 7.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起到了推动作用 8.当时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厂,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有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如图 9.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教师适当解释图片)(教师解说98页第一段剩于文字) 10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晋商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汇兑,放贷,存款,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问题来了经济恢复了,国家统一安定,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欣欣向荣,衣食无忧,作物得到推广人口会不会得到恢复和发展 12.是的,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 其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 其二,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其三,实行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对于已交过“易价银两”的,可以从来年的常税中冲洗。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教师讲解23张幻灯片;可以看到1600年人口发展缓慢,这以后则暴涨)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过图片(第24张幻灯片)可以看到东南地区人口太密集了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11.回答:会的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扩展课外知识 3到12.通过讲解、图片感受清代社会兴盛和人口。观看视频,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板书 商业: 手工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