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04 08:3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学科素养课件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铁丝的燃烧、蜡烛的燃烧都是实验室中我们学习过的,生活中煤、天然气等的燃烧,更是主要热能的来源。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取两根同样的火柴,点燃后一根放入充满氧气的玻璃瓶①中,一根放入真空的玻璃瓶②中,发现①中火柴依旧燃烧,②中的火柴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1)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如为了使物质燃烧,可以提高温度达到其着火点,而不能说成提高物质的着火点。
(2)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都会停止。
(3)可燃物的着火点越低,越容易被点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着火点低的物质去引燃着火点高的物质。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木材本身较为粗糙,在摩擦时,摩擦力较大会产生热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因此会燃烧起来。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在火箭燃烧室内部装着燃料和氧化剂。燃料燃烧时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燃气通过喷管高速喷出时,对火箭产生巨大推力,从而使火箭持续前进。太空中没有氧气,火箭是如何前进的呢?知识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碳”和“炭”的区别:“碳”是元素的名称,一般在未指明具体单质时,或在化合物的名称中习惯上用“碳”,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而“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它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具体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等。太空中没有氧气,火箭是如何前进的呢?知识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冬季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常将门窗紧闭,用煤炉来取暖,但往往会发生中毒事件,这是因为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碳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性,会发生中毒事件。知识点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粉尘爆炸多在伴有铝粉、锌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生产加工场所发生。知识点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手机是一种无线电通信工具,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射频电磁辐射),能使接受无线电的天线感生射频电流。当射频电流在金属导体间环流时,遇有锈蚀或接触不良,就会产生射频火花。由于汽油是易挥发性物质,在油气罐及天然气管道泄漏而形成的可燃气危险区,手机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导致灾害的发生。加油站内为何不能拨打手机?知识点防火与灭火(重点)在2018年5月举行的马来西亚防务展上,我国亮出了一款外形奇特的消防车,背后携带着24枚导弹(如图),上面的每枚导弹都搭载有3.6千克的高效灭火剂,可针对100至300米高度的火源,导弹消防车配有精确的测量仪器进行瞄准,由于导弹内部填充的都是干粉,对目标和人员都不会产生任何的伤害,并且使用过后的弹壳还能够回收再利用,这种新型的导弹消防车一经问世,便成为了一款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明星产品。知识点防火与灭火(重点)(1)枪支械具类(含主要零部件)、(2)烟花爆竹等爆炸物品类、(3)管制刀具(包括匕首、三棱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以及其他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刀等)、(4)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5)砒霜等毒害品、(6)盐酸等腐蚀性物品、(7)放射性物品、(8)传染病病原体等。铁路禁止携带托运物品主要包括: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重点)选用有气体生成的药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为创造密闭环境,常在容器口套小气球,但由于气球膨胀产生浮力,会导致天平失去平衡。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化学变化,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任何化学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重点)(1)药品的选择
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需要选择化学反应现象明显且没有气体生成的药品进行实验。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
(2)实验要求
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如果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方法: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重点)(3)实验现象分析
①化学反应现象: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现象确认肯定发生了反应。
②天平平衡状况:通过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
③对现象的反思:如果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分析现象并对现象进行解释。如反应中是否有气体逸散,外界物质是否参加反应以及用气球收集气体是否受浮力影响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方法:知识点质量守恒的原因(难点)(1)碳、氢元素的判断: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该物质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2)氧元素的判断:将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总质量与可燃物的质量进行比较,若相等,则可燃物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若前者比后者小,则其中还含氧元素。
?
?燃烧法判断物质所含元素的种类: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知识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重点)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类型(如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都属于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各部分的意义:知识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重点)知识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点)(1)要正确区分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的不同。如“点燃”和“燃烧”、“通电”和“电解”等,“点燃”和“通电”是反应条件,“燃烧”和“电解”是反应现象。注意区分反应条件: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点)(2)要正确区分反应条件“点燃”“加热”与“高温”的不同。
①点燃:点燃是燃烧时所必需的温度条件,一旦被点燃就不需要加热了。如木炭、硫、铁丝、红磷等物质燃烧的条件都是点燃,物质燃烧后不再需要酒精灯或热源。
②加热:引发和维持反应的温度。在500 ℃左右,一般用酒精灯为热源,符号为“△”。
③高温:当加热的温度超过600 ℃时,要用酒精喷灯进行加热,此时条件要写成“高温”。注意区分反应条件: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联系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含义和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细心地将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恰当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分数,要化为整数);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配平,首先要观察其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然后再确定适当的方法加以配平。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有氢看氢,无氢看氧,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只有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才能将短线改为等号(即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配平碳氢化合物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设1法,先把碳氢化合物的化学计量数设为1,然后再进行配平。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配平含原子团的化学方程式可采用观察法,先把原子团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再进行配平。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原子守恒法又称万能配平法,其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为:
(1)设反应物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计量数为x;
(2)利用原子个数守恒关系推出其他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最后确定未知数的最小值,即可得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原子守恒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难点)(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正确依据;
(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进行计算;
(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5)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错误:知识点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难点)燃烧实验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会兴趣盎然,但也包含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着发生着火、烫伤、烧损衣物等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在设计和选取实验方案时,首先必须着眼于安全。其次,所选取的实验方案除了尽可能微型化、小剂量外,还必须事先设计好有效的应急措施。后者也可以成为实验内容或探究的主题。知识点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难点)(1)小组实验时,应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备用。
(2)燃烧物不要太大。
(3)小组实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再做下一个实验。知识点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难点)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
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脱脂棉)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二者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使棉花燃烧起来。“吹气生火”: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