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屈原(节选)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屈原(节选)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04 08: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
语文要素
学习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剧本的主要内容。

2. 品读剧本对话和独白的语言特色,分析人物形象。

3. 体会本文用内心独白塑造屈原形象的艺术特点,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的高洁品质和爱国情操。
语文要素






素 【知识储备】1.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是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2. 话剧剧本: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
3. 剧本的组成: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说明组成。
4. 剧本的语言:
(1)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2)舞台说明,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语文要素






素 【文章技法】
1. 简析课文开篇舞台说明的作用。
设置了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的场景,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 品析屈原歌颂风雷电内心独白的艺术特色。
(1)采用多种修辞:首先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其次运用了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铿锵有力。
(2)运用象征手法:“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怯懦的当权者。
语文要素






素 【技法点睛】
1. 剧本台词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适合舞台表演。
2. 舞台说明,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语言应简洁扼要。
名师导学
1. 背景解读
郭沫若(1892—1978),中国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此剧以无比豪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赞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坚贞高洁的品质。作者借古讽今,“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以及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
名师导学
2. 整体感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两个部分:
凶狠毒辣
光明
黑暗
忠贞不屈
名师导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ɡuǐ jué( )地由右侧登场。
(2)俄顷,一shòu xuē( )而阴沉的老人,左手提灯,随卫士乙由左侧门入场。
(3)jū gōng( )。收到了。上官大夫,我正想来见你啦。
(4)我觉得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huá zhòng qǔ chǒng( )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诡谲
瘦削
鞠躬
哗众取宠
名师导练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他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B. 衡岳幽谷深壑,云雾诡谲;雁荡嶙峋瘦骨,壁立千仞,龙盘虎踞,一柱擎天。
C.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 唯有倾尽全力的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守、无怨无悔的奉献,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
C
名师导练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将“尽管”改为“不仅”)
B. 2018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在末尾加“之一的称号”)
C. “3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在句首加“由于”)
D. 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删去“不”)
C
名师导练
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发展了草书,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名师导练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电影《海角七号》取得成功的三个原因。
《海角七号》演绎的两场爱情,在影片中交相出现,平行发展,让观众不由自主地随着导演的指引一路走下去,尽管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产生的共鸣却颇为强烈,让人持久回味。影片中的音乐更是震撼心灵,无论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主题曲《无乐不作》,还是《国境之南》《野玫瑰》等,共14首乐曲,曲曲精致,与剧情完美契合,深刻地表现出了阿嘉、水蛙、劳
名师导练
马等小人物的音乐梦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写实主义风格表现出来的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以及对传统的反思和追问,为《海角七号》增添了厚重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海角七号》的成功给了我们的影视剧制作者一个启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固守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借用《海角七号》中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千年传统,全新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故事引发人的共鸣、回味;(2)音乐震撼人的心灵;(3)本土文化特色浓厚。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
名师导练
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
名师导练
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名师导练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名师导练
5. 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章中“无形的长剑”指什么?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量,表达了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采用的是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屈原誓死与黑暗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
名师导练
7. 选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请选用至少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选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从中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此句采用呼告、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既表达了思想感情,又使诗具有了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
屈原是一个追求光明、憎恨黑暗、忠贞不屈,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爱国者。
课外延伸
婵娟之死
【此时卫士甲与婵娟由右首出场。屈原瞥见人影,顿吃一惊。】
屈原 是谁?
婵娟 啊,先生在这儿啦,我婵娟啦!(用尽全力,踉跄奔上神殿,跪于屈原前,拥抱其膝,仰头望之,似笑,又似干哭)
屈原 (呈极凄绝之态)啊,婵娟,你怎么来的?你脸上怎么有伤呀?你怎么这样的装束?
婵娟 (断续地)先生,我高兴得很。……你
课外延伸
请……不要问我。……我……我是什么话都不想说。我只想……就这样……就这样抱着先生的脚,……抱着先生的脚,……就这样……死了去吧。
【屈原不禁潸然,两手抚摸着婵娟的头,昂头望着天。婵娟始终仰望着屈原,喘息甚烈。 】
屈原 (俯首安慰)婵娟,我没有想到还能够看见你,你一定是逃走出来的,你是超过了死线了。你知道宋玉是怎样吗?
婵娟 (仍喘息)他……他跟着公子子兰……搬进宫里去了。
课外延伸
屈原 那也由他去吧。谁能够不怕艰险,谁才可以登上高山。正义的路是崎岖的路,它只欢迎勇敢的人。……那位钓鱼的人呢?
婵娟 听说丢进监里去了。
屈原 (沉默一忽之后)婵娟,你口渴吧?
【婵娟点头。】
屈原 (两手移去,将案上酒爵取来)这儿有杯甜酒,你喝了它吧。
【婵娟就爵,一饮而尽,饮之甚甘,自己仍跪于地,紧紧拥抱着屈原的两膝,昂首望之。 屈原以两手置爵
课外延伸
于神案上之后,仍抚摸其头。俄而,婵娟脸色渐变,全身痉挛。 】
屈原 (屈膝俯身,以两手套其颈,拥之于怀)啊,婵娟,你怎样?你怎样?
婵娟 (凝目摇头)先生,……那酒……那酒……有毒。……可我……我真高兴……我……真高兴!(振作起来)我能够代替先生,保全了你的生命,我是多么地幸运呵!……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我始终诚心诚意地服侍着你,因为你就是我们楚国的柱石。……我爱楚国,
课外延伸
我就不能不爱先生。……先生,我经常想照着你的指示,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可我没有想到,我今天是果然做到了。(渐渐衰弱)我把我这微弱的生命,代替了你这样宝贵的存在。先生,我真是多么幸运啊!……啊,我……我真高兴!……真高兴!……
屈原 (紧紧拥抱着婵娟)婵娟!你要活下去啊!活下去啊!婵娟!婵娟!……
婵娟 (更衰弱)……啊,我……真高兴!……(喘息与痉挛愈烈。终竟作最大痉挛一次,死于屈原怀中,殿上灯火全体熄灭,只余月光)
【屈原无言,拥着婵娟尸体,昂首望天,眼中复燃起怒火。】
课外延伸
1. 选文是话剧《屈原》的高潮部分,作者以婵娟之死来揭露怎样的戏剧冲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婵娟是屈原的侍女,她在这场戏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婵娟之死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的冲突。
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表现了人物善良纯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课外延伸
3. 婵娟的出现对塑造屈原这一人物形象、展示全剧矛盾冲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析下列舞台说明的作用。
(1)婵娟就爵,一饮而尽,饮之甚甘,自己仍跪于地,紧紧拥抱着屈原的两膝,昂首望之。
通过婵娟为正义而献身的行动,有力地衬托了屈原正气凛然、英勇无畏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课外延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喘息与痉挛愈烈。终竟作最大痉挛一次,死于屈原怀中,殿上灯火全体熄灭,只余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婵娟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婵娟对屈原的热爱敬仰之情,突出了婵娟纯真善良、具有正义感的形象特点,喝酒的动作对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渲染了婵娟之死的悲惨场景,衬托了屈原的悲愤之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