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4 11: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一、《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红楼梦》原名 ,作者 ,共120回,前80回由 所作,后40回由 续写。全书以贵族青年 为主线,描绘了 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在乾隆晚期时排版问世。《石头记》曹雪芹高鹗曹雪芹贾、史、王、薛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 自主阅读课文108页内容,完成红楼梦简介。初读红楼梦《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曹雪芹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以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贵族官僚家庭贾府的荣辱兴衰,全面揭露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好了歌
作者: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第三十九回中,薛宝钗、史湘云等为了省事,有一餐只吃螃蟹一样菜。刘姥姥一看“两三大篓,想是七八十斤”。按当时价“五分一斤,十斤五钱。再搭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不禁惊叹道:“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统治阶级生活奢靡丑陋,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通过材料刘姥姥对螃蟹的计算,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什么矛盾?金陵十二钗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作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19世纪初年流行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一部现实批判主义文学著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问世不久,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被人们视为珍品。“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从清代一些文人笔记的零星记载中,看到《红楼梦》已成为当时人们谈论的中心。京师流传的竹枝词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两百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大量的研究著作产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有的现象。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这就是今天的昆曲。代表作:《牡丹亭》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孔尚任和《桃花扇》中期以后:昆曲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
结果: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弱。京剧形成原因乾隆年间, 北京剧坛上演各种地方戏,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戏班进京后, 迅速适应北京观众的需要, 同时吸收其他地方戏剧, 特别是湖北地区汉调的优点, 在艺术上进行革新, 在同治、光绪年间, 形成了京剧。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剧种。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京剧脸谱颜色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京剧脸谱京剧的几大史实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
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但末融合了丑,成为四大行当。
末 行
在京剧形成之初,舞台上确实有末这一行,而且由专攻末行的演员来出演,不能由生行演员兼演。因为末与衰派老生非常相近,而且后来一些擅于演老生的演员兼演末戏,一些演末的演员兼演生行戏,二者的界限被打破,末就并入了生行。
丑 行
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生 行
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胡子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旦 行
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净 行
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京剧欣赏:
同光十三绝(背景音乐节选自京剧《苏三起解》)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明清时期,小说戏曲为什么出现繁荣景象?一、市民阶层的壮大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文化专制的结果材料一 明代统治者对市民阶层的阻遏政策, 刺激了广大市民阶层反抗封建专制的强烈愿望。广大市民阶层为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 同统治阶级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当两者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后,便出现了很多官逼民反的现象。
——《明代市民阶层审美趣味及其对明代绘画艺术影响》材料二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作者、成书时间、影响)1.(2016 ?玉林中考)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2.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BC3.明清时期,成为城乡人民重要文化活动的是( )
A.诗歌朗诵 B.武术表演
C.戏剧表演 D.小品表演4.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其中两部传世之作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这两部剧作是( )
①《牡丹亭》 ②《长生殿》③《桃花扇》 ④《窦娥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B5. (2016 ?安庆开发区模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 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元世祖时期6.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形成于( )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雍正年间 D.道光年间C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