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4 11:2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9课测试卷
知识要点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2.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 )
A.3亿亩 B.5亿亩 C.7亿亩 D.9亿亩
3.清朝大力推广高产粮食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推广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和小麦 B.玉米和甘薯 C.棉花和花生 D.高梁和大豆
4.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有(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
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493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078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414495
材料二: 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马铃著,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
材料三: 明朝时期,人口最多达到1亿多。到清朝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材料二中的高产农作物的原产地在哪里?什么时候引进到中国?


(3)材料一中的变化及高产作物的普遍种植与材料三中清朝前期人口增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要点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6.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
A.纺织业 B. 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7.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农村集市 ②区域性市场 ③城镇集市 ④全国性市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8.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入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9.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10.清代著名的商帮有( )
①晋商 ②徽商 ③豫商 ④秦商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1.关于清朝商业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清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清朝商业繁荣莫定了基础
B.清朝商业的繁荣,主要是由于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持
C.产生了一些新的商业都市
D.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知识要点三:人口的增长
12.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 B.环境改善 C.商业发达 D.医学进步
13.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从康熙时的1.5亿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
A.1/2 B.1/3 C.1/4 D.1/5
14.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间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
A.交通拥堵问题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
1.B 2.A 3. B 4.D
5.(1)耕地面积增加。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同时人口不断增长等。
(2)美洲。 明朝。
(3)耕地面积增加,高产粮食作物普遍种植,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反过来,人口增长又进一步促进了耕地开垦.
6.A 7.D 8.C 9.D 10.A 11.B 12.A 13.B 14.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