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04 11: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北冥(mín) 鲲鹏(kūn) 抟(tuán) 迁徙(xǐ)
B.嘉肴(jiā) 弗食(fú) 兑命(yuè) 教学相长(cháng)
C.骈死(pián) 一食(sì) 外见(xiàn) 敕书(chì)
D.广厦(xià) 两鬓(bìn) 呜呼(wū hū) 辗冰辙(niǎn)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修睦 执策 濠梁 大庇
B.矜寡 冰辙 俄顷 鲲鹏
C.突兀 驱将 丧乱 循其本
D.槽枥 挂绢 塘坳 尘埃
3.下列各句中存在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
A.讲信修睦 B.北冥有鱼 C.策之不以其道 D.手把文书口称敕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B.虽有嘉肴(即使)
北冥有鱼(同“溟”,湖泊) 不知其旨也(它的)
C.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D.选贤与能(能人)
食不饱,力不足(动词,吃) 讲信修睦(学习)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伺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马来喂养它。
D.宫使驱将惜不得: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一点儿也不感到可惜。
6.下列各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B.《礼记》,又名“小戴礼记”,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7.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2分)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画③泉和万声④风定花犹落⑤③商外见南山
(1)上联: ① ; 下联:
(2)上联: ; 下联:
8.古诗文默写。(6分)
(1)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咏梅》)
(2)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离居作》)
(3) ,心忧炭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4) ,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北冥有鱼》中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6)《送友人》中,诗人用比喻、对偶的手法,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 。”
二、综合性学习。(共7分)
9.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谐”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请参加关于“和谐”的综合性活动,完成以下题目。
(1)探“和”之义。(2分)
读下列两则材料,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2)写“和”之名言。(2分)
古人圣贤有很多关于“和”"的名言,请你举出两句来。


(3)讲“和”之故事。(2分)
请讲一个“和为贵”的故事,可以是身边的事情,也可以是历史故事。


10.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4分)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应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文中的”他”是指 ,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
的心理历程。
三、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背,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第一节中写狂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 。(3分)
12.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胸怀的两句诗是:
, 。(2分)
13.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诗中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①描写:
②叙事:
③抒情:
14.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志怪者也( ) (2)水击三千里(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7.本文开头描述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宏大气势与论述道遥游有什么联系?(2分)


18.阅读选文内容,分析文中鹏鸟的形象。(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有嘉肴( ) (2)其此之谓乎( )
20.下列各句中加点“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弗食,不知其旨也 B.其此之谓乎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回也不改其乐
21.“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分)


四、作文(40分)
22.这个世界有一种东西叫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如果你不那么匆匆,如果你有爱的目光,如果你有足够的宽容,你会发现,幸福真的离我们很近,用心收藏,你会拥有更多的幸福。请以“收藏身边的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i-、1.C【解析】A项中“冥”应读“míng”;B项中“长”为多音字,“教学相长”的“长”应读" zhǎng";D项中“厦”应读“shà”。C项全部正确,故选C
2.D【解析】D项中“挂绢”应为“挂罥”。
3.B【解析】B项中“冥”同“溟”,海。
4.A【解析】A项中“冥”解释为“海”。
5.D【解析】D项应当翻译为: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但也无可奈何。
6.B【解析】《礼记》是儒家经典。
7.(1)5 (2)④ ②
8.(1)只有香如故 (2)拣尽寒枝不肯栖
(3)可怜身上衣正单 (4)布衾多年冷似铁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二、(一)9.(1)家和万事兴 和睦 中和
(2)示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3)示例: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二)10.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战胜自我(或:战胜懦弱、摆脱困境、坚定信念)
三、(一)1.卷、飞、渡、洒、挂、飘转
1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3.示例:①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4.表现了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和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二)15.(1)记载 (2)在水面上
16.(1)振翅飞期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这只鹏鸟啊,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的大海
17.鲲鹏展翅高飞,也要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道遥”要有所依凭。
18.文中的鹏鸟是北方的大海里由鱼变化成鸟的。这只身躯庞大的鸟奋起而飞时,张开的双翅像挂在天边的云彩。它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鹏鸟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它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具有传奇色彩,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的榜样。
三)19.(1)即使 (2)说
20.B【解析】B项“其”为语气词,表推测,其他三项为代词。
21.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