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04 16: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学科素养课件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认识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改进装置: ①如图所示,利用红磷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反应可用文字表示为: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使容器内气体压强下降,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流入集气瓶内,观察水流入集气瓶的体积即可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知识点 认识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改进装置: ②白磷易燃,40 ℃时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通电后,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左侧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处。知识点 认识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改进装置: ③白磷燃烧,活塞先向右移动,冷却后,活塞左移大约至刻度“4”处。知识点 认识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改进装置: ④红磷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有空气总体积的 。知识点 认识空气的组成 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推测出:①氧气的性质:不易溶于水,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②氮气的性质:难溶于水,不与铜反应。知识点 认识空气的组成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的书写: (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符号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知识点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图),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 (2)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使灯泡经久耐用是利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氧气也有对人类活动有害的一面,所以某些情况下,需要除去氧气,或使物品与氧气隔绝,如食品真空包装、金属制品涂防锈漆等。知识点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世界上第一盏霓虹灯是填充氖气制成的(霓虹灯的英文原意是“氖灯”)。氖灯射出的红光,在空气里透射力很强,可以穿过浓雾。因此,氖灯常用在机场、港口、水陆交通线的灯标上。灯管里充入氩气或氦气,通电时分别发出浅蓝色或淡红色光。有的灯管里充入了氖、氩、氦、水银蒸气等四种气体(也有三种或两种的)的混合物。由于各种气体的相对含量不同,便制得五光十色的各种霓虹灯。知识点 关注空气质量 2018年10 月30 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首次全球空气污染与健康大会。WHO在会议前夕发布了题为《空气污染与儿童健康:清洁空气是良策》的报告,表示:“WHO正在支持实施有益于健康的政策措施,如加速转向清洁的烹饪和取暖燃料与技术,鼓励使用更清洁的交通工具,促进节省能源的住房和城市规划。”知识点 溶解的过程 根据我国环保部2011年11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三次征求意见稿),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暂无标准中文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知识点 化学式及其意义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通常一个化学式只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但是,在初中阶段却有特例:如实验中用到的红磷、白磷,其化学式均为“P”;金刚石、石墨的化学式均为“C”。知识点 化学式及其意义有的氧化物需要读原子个数,有的不需要,是因为: (1)有些元素与氧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时,只有一种氧化物,这样的我们直接读成“氧化某”,例如:氧化铜(Cu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等。 (2)有些元素与氧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时,有多种氧化物,我们通过读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来加以区分。例如: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四氧化三铁(Fe3O4)、三氧化二铁(Fe2O3)等。 知识点 化学式及其意义 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另外还要考虑元素的排列顺序及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知识点 化学式及其意义 在化合物中,有的元素化合价只有一种,而有的元素化合价有多种的原因是:对于有些元素的原子来说,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在反应中容易全部失去,这些元素一般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而有些元素的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在形成化合物时,既有失去电子的可能,也有得到电子的可能,因此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它们所显示的化合价也可能不同。知识点 化学式及其意义化合价口诀单质元素全为零, 化合物中和为零。
氢一氧二要记住, 金正非负记分明。
一价金属钾钠银, 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根价,也不难, 氢氧根负一铵正一。
酸根所有皆为负, 一硝三磷二硫碳。知识点 化学式及其意义(1)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时,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2)有的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化合价。如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在同一物质中可能也会有不同的化合价。如:硝酸铵中氮元素有-3和+5两种化合价。知识点 化学式及其意义元素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的异同: (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 (2)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符号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知识点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标签中的化学计算题: 标签题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出现的新题型,在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标签题改变了传统试题的呆板形式,试题所要提供的信息全部标注在标签上。这类试题常涉及化学式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2)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3)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知识点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分数: 组成物质的各种成分的质量在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质量分数,习惯上质量分数用百分数来表示。
这里的成分可以是元素(如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也可以是混合物中的各种组成物质(如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0.9%)。第四单元 氧 气教材全面解读知识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水的好兄弟——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慢,加快其反应速度的办法是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等。知识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用消毒水制取氧气: 取一个废旧干净的玻璃杯,先加入适量土豆块,再向玻璃杯中倒入适量含过氧化氢的消毒水,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把带火星的火柴放在玻璃杯口,观察到带火星的火柴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知识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把一份砂糖和一些高锰酸钾混合,夹在两片干木材中研磨,如果天气干燥,木块很快就能燃烧起来。或者舀上一小勺高锰酸钾晶体倒在报纸上,加上几滴防冻液,把报纸揉成一团,30秒内就会着火。这种方法生火简单方便,很适合在野外执行秘密任务的特种部队。知识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知识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酶是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类反应,而且反应一般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知识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 其实,鱼和人一样,必须呼吸氧气才能生存,空气和水中都有氧气, 人的肺能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却无法吸取水中的氧气,所以人只能在陆地上生活,而不能在水中呼吸;大多数鱼没有肺, 却有鳃,鱼的鳃可以把氧气从水中分离出来, 所以,鱼可以呼吸到水中的氧气。知识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浓度越高越好吗? 医院里的氧气浓度一般是60%~99%之间,如果长期吸此高浓度的氧气,就会产生氧中毒,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高浓度氧也是可以救命的,所以建议长期在家做氧疗的,吸低浓度氧。知识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 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初中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共包括四种: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
制取与性质知识点 实验室完全解读 ①伸入试管或锥形瓶中的导管应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刚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过长不利于水的排出,气体不易收集满。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否则不利于空气的排出,收集的气体不纯。
④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末端应在液面以下,否则氧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