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作者内容和地位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科技名著内容和地位作者2.《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代著名科学家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当时具有的先进水平的科技,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农政全书》徐光启明代科学家,曾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理》,对中国数学发展有深远影响作者内容和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4.《徐霞客游记》(后人整理其日记)徐霞客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对喀斯特地貌的考擦和记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文学展】二、小说和艺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1. 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________结合起来。市民文化章回要求统一三国历史官逼民反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浪漫主义宋代梁山泊2.书画:出现了书法名家________,绘画名家______等。
3.戏剧: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___ __》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董其昌徐渭汤显祖牡丹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你知道吗?中国古代主要文学形式发展线索猜一猜 这些故事来自哪本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三、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_____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2.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1420年基本建成,_____年正式迁都北京。包括宫城、______、内城、外城。宫城即________,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蒙古鸭绿江边嘉峪关1421皇城紫禁城明长城
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不同点。(目的、起止点、建筑材料)瓦剌:明朝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
鞑靼:明代称蒙古族的一部,即东蒙古人。嘉峪关临洮辽东鸭绿江问题探究1应不应该修长城,说出你的理由辩一辩各抒己见你认为应不应该修长城?1)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掠夺;???
2)促进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4)长城作为旅游胜地,供人们观光、游览;
5)为研究古代的建筑、军事等提供重要价值;
6)至今享誉世界,已被列为世界遗产。各抒己见你认为应不应该修长城?①长城的防御作用是有限的;
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第三站:北京城
结合平面图,说说北京城城市布局的特色。布局特点:凸字形;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问题探究2紫禁城俯瞰故宫平面图皇极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中极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太和门“御路桥”“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只限天子行走“品级桥”时代特点?皇权至上长城之殇故宫之痛保护工作 刻不容缓意大利古罗马遗址科技成就文学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小说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董其昌、徐渭书画课堂小结建筑成就北京城明长城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C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 4、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②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社会生产力发提高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科学家的努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A 5、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