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自我检测:2.1欧姆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自我检测:2.1欧姆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04 14:3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自我检测:2.1欧姆定律
1.一根导线,分别通以不同电流,并保持温度不变,当电流较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较多
B.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较大
C.自由电子的热运动速率较大
D.电流的传导速率较大
解析:选B.对同一根导线,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是一定的,A错误;电流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速率有关,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速率无关,故B正确,C错误;电流的传导速率是电场的形成速度,等于光速c,和电流的大小无关,选项D错误.
2.如图所示是一根粗细均匀的橡胶棒,其横截面积为S,由于与毛皮发生摩擦而均匀带负电,若已知该橡胶棒每米所带的电荷量为q,则当该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形成的等效电流为(  )
A.vq            B.
C.qvS D.
解析:选A.在运动方向上任取一个截面,则时间t内通过该截面的电荷量为Q=vtq,由电流的定义式得:I==vq,故A正确.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流通过导体时,沿电流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B.由I=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D.对一段确定的导体来说,的值不随U或I的改变而改变
解析:选C.电流通过导体,沿电流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A正确.欧姆定律I=是指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故B正确.R=是计算电阻大小的定义式,但R与U、I无关,故C错误,D正确.
4.如图所示显示了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由图像可知两电阻大小之比R1∶R2为(  )
A.1∶      B.∶1
C.∶2 D.2∶
解析:选B.在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中,直线的斜率与电阻成反比,所以==.
5.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2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测量这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V1(0~5 V,内阻约10 kΩ)
B.电压表V2(0~10 V,内阻约20 kΩ)
C.电流表A1(0~0.3 A,内阻约1 Ω)
D.电流表A2(0~0.6 A,内阻约0.4 Ω)
E.滑动变阻器R1(0~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R2(0~100 Ω,0.2 A)
G.学生电源(直流6 V)、开关及导线
(1)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尽可能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压表________,电流表 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器材的前方选项符号,如A、B)
(2)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下面的方框中完成实验电路图.

(3)P为图中图线上的一点,PN为图线上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约为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灯泡的I-U图线是曲线而不是过原点的直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小灯泡标有“4 V,2 W”的字样,电压表应选A;通过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0.5 A,电流表应选D;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电流从零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为便于调节(灵敏),应选阻值小的变阻器E.
(2)因小灯泡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要求小灯泡电流从零开始调节,所以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答案图所示.
(3)P点表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4 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45 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5.3 Ω.
(4)小灯泡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越大,小灯泡的热功率越大,温度越高,导致电阻率变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I-U图像斜率变小.也就是说随着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使I-U图像斜率变小.
答案:(1)A D E (2)电路如图所示 (3)5.3
(4)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知道,一段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比值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即电阻R=
C.导体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D.由I=知道,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解析:选B.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自身,与U、I无关,故A、C错误.比值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为电阻,故B正确.由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知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所以正确的说法是“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故D错误.
2.如图所示,在1价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内插有两根碳棒A和B作为电极,将它们接在直流电源上,于是溶液内就有电流通过.若在t秒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为n1,通过的负离子数为n2,设基本电荷为e,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方向从B→A
B.溶液内由于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溶液中的电流抵消,电流大小等于零
C.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大小I=
D.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大小I=e
解析:选D.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故正、负离子形成电流方向是一致的,从A→B;因为正、负离子形成电流方向一致,有I==e,故A、B、C错,D对.
3.一个阻值为R的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q与通电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线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此图像的斜率表示(  )
A.U        B.R
C. D.
解析:选C.根据欧姆定律I=,又I=,所以=,即q=·t可知,在q-t图像中斜率为k=,故C项正确.
4.今有甲、乙两个电阻,在相同时间内流过甲的电荷量是乙的2倍,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3,则甲、乙两个电阻阻值的比值为(  )
A.1∶6 B.1∶3
C.1∶4 D.1∶8
解析:选A.根据I=和I=联立解得:R=∝,可得=×=×=,故选A.
5.为了测定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测得的电压范围尽可能大些,误差小些,为此,下列电路合适的是(  )
解析:选D.灯泡电阻比较小,电流表应该外接,电压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故选项D正确.
6.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阻为12 Ω
B.B点的电阻为40 Ω
C.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解析:选B.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可以求出A、B两点的电阻分别为RA= Ω=30 Ω,RB= Ω=40 Ω,所以ΔR=RB-RA=10 Ω,故B对,A、C、D错.
二、多项选择题
7.如图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B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瞬时电流形成
B.有持续电流形成
C.电流方向由A到B
D.导体棒内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移动
解析:选AD.导体棒内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没有持续的电压,所以只能形成瞬时电流,A项和D项正确,B项错误;电子做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由A到B,电流方向由B到A,C项错误.
8.两个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  )
A.RⅠ>RⅡ
B.RⅠ<RⅡ
C.电压相同时IⅠ>IⅡ
D.电压相同时IⅠ<IⅡ
解析:选BC.由伏安特性曲线斜率k=且kⅠ>kⅡ,可知B正确.又由k==,电压相同时,kⅠ>kⅡ,所以IⅠ>IⅡ.
9.某同学在研究三种导电元件的伏安特性时,他根据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分别绘制了I-U图线,如图甲、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元件可以作为标准电阻使用
B.图乙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C.图丙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D.只有图乙才是可能的
解析:选AB.I-U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图像可知甲元件的电阻不变,故题图甲的元件可以作为标准电阻使用,选项A正确;题图乙元件的电阻随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选项B正确;题图丙元件的电阻随电压U的增大而减小,选项C、D错误.
10.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线,图中α=45°,由此得出(  )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
B.电阻R=0.5 Ω
C.因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cot α=1.0 Ω
D.在R两端加6 V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 C
解析:选AD.由于I-U图线为一直线,所以A正确.由于R=,所以R==2 Ω,B错误.由于两坐标单位长度不同,不能用公式R=cot α=1.0 Ω来计算,C错误.当U=6 V时,I==3 A,每秒通过的电荷量是3 C,故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1.电路中,每分钟有4.8×10-3 C的电荷流过导线的某一横截面,求:
(1)每分钟内流过该导线这一横截面的电子数目;
(2)流过该导线的电流.
已知一个电子的带电量为e=1.6×10-19 C.
解析:(1)一个电子的带电量为e=1.6×10-19 C,故每分钟内流过该导线这一横截面的电子数目n== 个=3.0×1016 个.
(2)流过该导线的电流I== A=8.0×10-5 A.
答案:(1)3.0×1016 个 (2)8.0×10-5 A
12.在探究规格为“6 V 3 W”的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 Ω,额定电流1.0 A),L为待测小灯泡,V为电压表(量程6 V,内阻20 kΩ),A为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1 Ω),E为电源(电动势8 V,内阻不计),S为开关.
 
(1)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2)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合开关S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____点至________点的导线未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__2__点至__3__点的导线”).
(3)该同学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解析:(1)在实验时,闭合开关前,应使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应为最小值,故应使滑片P置于最左端.
(2)若1点到5点未接好,则电路成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电路.
(3)在I-U图像中的每一点与O点的连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即电阻的倒数减小,所以电阻增大.
答案:(1)左 (2)1 5(或5 1) (3)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