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一假期第一天,八达岭长城景区又出现了人山人海的现象,5.4万人同游长城,可谓是人贴人寸步难行,硬生生筑起一道人墙。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话生活
一、
第一组:衣
第一组代表:
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今天
第二组:食
第二组代表:
80年代温饱奔小康: 1979-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4.073亿吨,6年间年均递增4.9%,这一时期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90年代饕餮盛宴:199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
均380公斤左右(含豆类、薯类),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类产量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走过50—70年代的饿:新中国成立初期,6亿人吃不饱,
初中男生每月口粮仅为31斤
吃的变化
现在
食品种类繁多
讲究饮食健康
购买方式多样
第三组:住
第三组代表:
改
革
开
放
前
改革开放初期
第四组:交通和通讯
第四组代表: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现在的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通讯方式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
集思广益探原因
二、
1、50年代列宁装和布拉吉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2、六七十年代绿军装为什么会成为时尚?
3、过去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
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4、改革开放前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单一的原因
有哪些?
5、为什么1978年以后我们的生活变化比较快?
6、结合电脑、电视、手机、洗衣机、汽车、电
动自行车等在生活中的作用,谈谈科技进步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7、迅速发展的交通和网络有没哪些弊端?我们
可以怎么做来改善这些问题?
8、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不该拥有手机?
集思广益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政治生活和政治运动,会对相应时期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特别是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全国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总结提升
想向一下30年后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