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鲁教版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二课时 纯碱的性质(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二课时 纯碱的性质(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04 17:1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纯碱Na2CO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纯碱性质----快乐参与【探究一】纯碱的物理性质
探究之旅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且放热实验步骤:
1.取1/4药匙碳酸钠固体于试管中观察其颜色、状态,
2.加2ml蒸馏水后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
3.用手触摸试管底部纯碱性质----快乐参与
探究之旅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蓝显利用刚才配制的碳酸钠溶液,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碱”是不是代表它显碱性呢?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纯碱还有那些化学性质呢?往事重现酸的通性
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酸+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碱的通性
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新碱+新盐纯碱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 类,请同学们大胆猜想纯碱能与那两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呢? 盐 纯碱性质----快乐猜想 探究之旅1.纯碱能与酸反应2.纯碱能与碱反应3.纯碱能与盐反应猜想纯碱性质----快乐参与探究之旅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药品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纯碱性质----快乐实验探究之旅注意:
药品有腐蚀性纯碱性质----快乐分享探究之旅大量气泡
木条熄灭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现象无现象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硫酸反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能与氯化钡反应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钾溶液与氢氧化钾不反应与氯化钾不反应纯碱性质----快乐反思探究之旅纯碱的化学性质多识一点我们可以利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取的新物质,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学以致用Na2CO3+2HCl==2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1、如何检验某物质是否含有CO32-?取样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有CO32-
同学们刚才的实验操作非常规范,实验现象观察的也很仔细,现在你能利用获得的实验结论,解开大布苏湖中鱼虾为什么不能生存,农作物无法生长的秘密吗?纯碱性质----快乐反思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碱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纯碱性质----快乐反思请同学们回顾整个实验探究过程,结合纯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碱的通性,想一想盐有哪些化学性质Na+CO32-Na+H+Cl-H+Cl-H2OCO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数目减少的微粒:生成的微粒:旁观者:反应实质:H+、CO32-
H2O、CO2
Na+、Cl-化学反应之微观实质(一)反应后Na+CO32-Na+Ba2+Cl-Cl-BaCO3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数目减少的微粒:Ba+、CO32-
生成的微粒:BaCO3
旁观者:Na+、Cl-反应实质:化学反应之微观实质(二)反应后Na+OH-H+Cl-H2O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数目减少的微粒:H+、OH-
生成的微粒:H2O旁观者:Na+、Cl-反应实质:H++OH- =H2O
化学反应之微观实质(三)反应后揭秘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
生成气体、沉淀和水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复分解反应在反应前后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点?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为什么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了?Na+CO32-Na+K+Cl-K+Cl-碳酸钠与氯化钾反应结论:离子之间没有
生成 ,
复分解反应就不能发生沉淀或气体或水 相互结合化学反应之微观实质(四)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 (有/没有)减少 没有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  )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   ),硫酸盐不溶(   )
碳酸盐只溶( )( )( ),外加微溶(   )
碱中只有( )( )( )( )( )溶
酸中除去硅酸皆可溶酸碱盐溶解性规律全部氯化银硫酸钡钾钠碳酸镁钙钡注:碳酸盐、磷酸盐大多不溶于水。铵纯碱的性质---谈收获碳酸钠性质物理
性质化学
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酸反应与某些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CO32-酸碱盐的溶解性当堂检测1.面团发酵时会产生一些酸,加入一些纯碱就能除去酸味,并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你知道为什么
2.钡餐透视检查胃肠疾病时,病人需口服硫酸钡,若误服碳酸钡就会中毒,原因是什么?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资料,了解纯碱在生活中的妙用与纯碱性质之间的关系综合实践作业采用多种方法区分厨房中的食盐和碳酸钠课后作业拓 展 性 作 业纯碱的性质---大布苏湖的价值同学们大布苏湖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大布苏湖中鱼虾无法生存,农作物
无法生长,难道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