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4 21: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科技文化成就“两弹一星”:核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55周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邓稼先(两弹元勋) 代表科学家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 实现了太空行走。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2001年1月,神舟二号2002年3月,神舟三号2002年12月,神舟四号载人航天:中国人的太空舞步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搭载航天员飞行并返回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完成多人多天飞行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我国航天员首次实现空间出舱活动载人航天:中国人的太空舞步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位航天员是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其中翟志刚顺利完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2011年11月,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景海鹏刘 旺刘 洋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第三次交会对接飞行,在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半年后,神舟十号又一次载着三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相会,主要使命和任务有四项: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任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开展航天器在轨维修等实(试)验和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考核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验证有关改进措施的有效性。[1]?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2-3]??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4]??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5]??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 2.载人航天工程:(世界第三)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7年10月15日,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的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内,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经实打实测,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每公顷产量达17.23吨,提前实现袁隆平提出的每公顷17吨的第6期高产攻关目标影响: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
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关于青蒿素 在1949—1950年,也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全国病例约有3000万例,死亡率约1%,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即使到了1970年,也还有2000万以上。很多农民们到了收获季节不是到田地里农忙,而是在家里“打摆子”。(打摆子是疟疾的俗称,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中医也称“正疟”、温疟nüè。)
全国从3000万到现在40例病例数,我国经历了一段长期艰难的过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12月发布的数据: As a result, an estimated 207 million cases (uncertainty interval, 135–287 million) and 627 000 malaria deaths (uncertainty interval, 473 000–789 000) are estimated to have occurred in 2012.
2012年约有2.07亿疟疾病例(不确定范围为1.35亿至2.87亿),有62.7万人死亡(不确定范围为47.3万至78.9万人)。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已下降42%,世卫组织非洲区域降幅达49%。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和经济学(Economic Sciences)六个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至2017年,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教职工、校友及工作人员)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 :1. 美国哈佛大学(133位),2. 英国剑桥大学(97位),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96位),4.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94位) ,5. 美国芝加哥大学(92位), 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88位),7. 美国斯坦福大学(67位),8(并列). 英国牛津大学(66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66位),10. 美国耶鲁大学(58位)。(2)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领奖2.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20世纪70年代初)一一文化事业的发展1.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毛主席题词红岩青春之歌东方红茶馆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特色老舍的《茶馆》老 舍 话剧《茶馆》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剧作。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三幕话剧剧本,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人主演,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的《茶馆》茶馆剧照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 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二: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 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三: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 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课堂小结 原子弹、氢弹
导弹
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 神舟系列飞船 漫步太空 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 农业、医学莫言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 文化 科技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