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5 08:4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时间:
1368年(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原因政治腐败)
都城:应天府(南京)
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
注:明朝先建立,后攻占元朝都城
一、明朝的建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对臣民监视、侦查。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由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特点:
职能: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隋朝创立
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
唐朝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宋朝发展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
科举制的发展史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
答题标准: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题格式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限于四书五经
不能发表个人见解
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
比一比:明朝的八股取士与唐朝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思考分享
明朝八股取士 唐朝科举考试
内容 儒家经典,诗赋、政论
可发表个人见解
不限文体
影响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社会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
汉武帝:
明 朝:
思考分享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
2、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1、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 设六部
两废三设一改革
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4、改革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
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花生
辣椒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3、商业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王家大院
徽州民居
红顶商人胡雪岩
课堂小结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皇权强化
总结: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随堂训练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D.内阁
A
D
C
3.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4.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隋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宋朝 D.秦朝、明朝
A
D
5.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A
6.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读书人,甚至是皇帝,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你认为社会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