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文莱
时间:1405~1433年(明成祖称帝后)
次数:7次
目的:
(1)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2)加强海外联系,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3)寻找建文帝下落
1.根本条件:明前期国力雄厚
2.客观条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领先,指南针的应用。
3.主观条件:郑和吃苦耐劳、英勇无畏的精神。
郑和船队实现远航的条件: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三宝庙(印尼爪哇岛)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戚继光抗倭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时称“倭患”。
倭患根本原因: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台州
登州
福建
广东
戚家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1、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他训练的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他得到了其他抗倭将领的相互配合;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灵活的作战方法。
戚继光纪念馆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如何评价戚继光抗倭?
澳门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友好
交 往
战争
冲突
国力强盛
国力衰落
明朝的对外关系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国力衰落
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成败!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21世纪构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指出:
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
承载着我们对和平安宁的期盼
承载着我们对共同发展的追求
承载着我们对共同发展的追求
对接历史
今天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是对郑和下西洋
伟大壮举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