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根因):
(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宦官专权,结党营私
社会动荡(农民起义的原因):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3)陕北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二、李自成起义和推翻明朝
△李自成(闯王)起义
口号:均田免赋
过程:
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末帝崇祯)
受到欢迎的原因(表因):
(1)口号
(2)军纪严明
(3)发放钱粮
结局:
1635年,吴三桂引清军从山海关入,夹击李自成,灭亡。
二、李自成起义和推翻明朝
二、李自成起义和推翻明朝
*明末农民战争的特点
(1)第一次以“均田免赋”的口号形式明确提出土地问题,触及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2)第一次提出了“平买平卖”政策,反映了城市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说明了当时已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3)第一次遇到了复杂情况,遭到了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镇压
动脑筋:看图说出李自成起义的过程。
陕北起义
进军中原
均田免粮
攻克西安
建立大顺
攻克北京
推翻明朝
材料: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强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明末政治的腐败,失民心,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3.结果:在明军与清军联合夹击下,李自成在山海关 ,转战各地,最终 。
交战失利
失败
为什么李自成农民军失败了呢?
闯王”李自成大军进入京城后, 是如何对待明朝官员的
(1)主观原因: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后骄傲轻敌,贪图享受,放松了警惕。农民起义军摧毁了腐朽的明朝统治。
⑵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
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1.原因:
(1)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和财政危机深重,赋税苛重。
(2)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3)1644年4月,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3.结果:在明军与清军联合夹击下,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终失败。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女真族)的兴起:
(1)生活地区:
(2)兴起时间:
(3)杰出首领:
我国东北
1616年统一女真
努尔哈赤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女真族人。他创立了“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在反明战争中被火炮击伤而死,葬于沈阳福陵。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1635改族名为满洲
1636改国号为清
2、清朝的建立:
1626皇太极继位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爱新觉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1626年即汗位后,1635年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清太宗皇太极
思维延伸: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的原因:有意抹掉女真族曾臣服于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了“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将士斗志。
河
辽
鸭
绿
江
金
后
明
朝
鲜
渤
海
京师
(北京)
沈阳
(盛京)
赫图阿拉
萨尔浒
山海关
宁远
兴城
新宾
1616年,努尔哈
赤在此建立“大金”
政权,史称后金。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
沈阳,后改称盛京。
明代辽东边墙
女
真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次年,改国号为清。
清
满洲兴起
努尔哈赤
皇太极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
3、清兵入关: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我只是想保护我的家人,尤其是圆圆,其实我也想汉族人当老大。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清朝统治全国开始。
比较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功绩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
思考:
课堂小结
2、清朝的兴起与发展
1、李自成起义灭明
政治腐败
天灾人祸
导致
农民起义爆发
(李自成)
1644年
大顺政权
1644年
攻占北京
均田免赋
明朝灭亡
女真
兴起
1616年
建立后金
努尔哈赤
1635年
改为满洲
1636年
改国号为清
皇太极
1644年
清军入关
李自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