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6-05 08: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家庄的形成与发展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获鹿县的一个小村
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获鹿县时,把
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
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
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
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后
来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概念
广义:运输和通信
狭义:只包括运输,即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
(海运、河运)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优点
1. 运量大、速度快、 长途运费较低;
2. 受自然因素影响 小、连续性好。
缺点
1.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
2. 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优点
机动灵活;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 投资少
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差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优点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飞行速度快
运输效率高
管道运输
优点
缺点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损耗小;
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可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大。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四大评价指标: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
◆选择的一般原则:
货运
公路
铁路
客运
练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人或物的位移 要求 铁路 公路 海运 河运 航空
从哈尔滨到广州
参加贸易洽谈会 次日必须报到
从桂林到阳朔 沿途观赏
漓江风光
从密云水库运2
吨活鱼到北京市 保鲜
从太原运2000
吨煤炭到武汉 走近路,
较低运费
从天津到上海
运一万吨海盐 选择最经
济的办法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影响。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1.影响聚落的形成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沿陆路干道附近
临水分布
陆路
水运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邯郸
扬州、苏州、杭州
铁路、公路兴起
沿铁路线、
公路线发展
郑州、石家庄、徐州、株洲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时期 交通方式 聚落分布 举例
古代 北方
南方
现代
多呈团块状,形状比较规则,
地形平坦开阔
呈带状分布
河网密度较大;多沿河道、铁路和公路发展
地区 聚落形态 形成原因
北方

南方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⑴古代著名的大都市与河流
古代以水运为主,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

原因: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⑵世界城市分布与河流
多分布在世界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
⑶中国城市分布与河流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活动
1.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请说明这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想一想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呢?
分析:
(1)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的年份断流时间很长,航运价值小。
(2)河口处大量泥沙淤积,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极差,且黄河下游历史上多次改道,泛滥成灾,因此入海口未形成大的城市。
分析:
东部城市密集、交通线路稠密;而西部地区城市稀少。交通线路分布稀疏。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也刺激了交通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形成。
一些城市多沿铁路线发展起来。如石家庄、郑州、株洲和怀化。
2.铁路交通与城镇分布
运河 PK 铁路--影响城市兴衰
从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答:交通运输条件始终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变化引起集镇的繁荣与衰落。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交通运输对于商业布局具有重大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的。
商业中心
概念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商业网点
(1)概念
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
(2)形成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位置 组织
形式 交通条件 主要职能 商品种类 专业性能
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
读图分析:密度为什么不同?
活动
平原的商业网点示意
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
平原的商业网点示意
答: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线路较弯曲。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平坦,道路不受限制,道路布局平坦宽直。
1.山区和平原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有何差异?请分析其成因。
山区的商业网点
①主要沿河谷或山谷分布。
② 数量少,较分散,
③ 商业网点的等级差异不明显。

平原的商业网点
① 集中分布于道路两侧和街角路口
② 数量多,比较密集。
③ 商业网点的等级分化明显。
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所以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由于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难以伸展到那里,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
商业活动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人流、物流量大,容易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繁荣又能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1.武汉位于汉水和长江的汇合处,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A.地形平坦 B.气候温和

C.安全防卫好 D.水运发达


2.石家庄的兴起与哪一种运输方式联系密切
A.京杭大运河的疏浚 B.高速公路的发展

C.铁路修建 D.航空事业的发展
D
C
练习:
3.我国扬州和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
A.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少,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路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政治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D.军事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B
4.在两条河流汇合形成的一组城市是

A.重庆、宜昌、南京 B.郑州、武汉、西安

C.南昌、宜宾、太原 D.宜宾、重庆、武汉
D
5.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多是

A.不规则的多边形 B.圆形

C.方形 D.带状
D
6.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A.资金投入减少 B.城市污染严重

C.大运河的运输优势被取代 D.人口大量迁移
C
7.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A.水源 B.气候 C.经济 D.交通
D
8.天津和芝加哥均为商业中心,影响两城市区位共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商业机构多

C.经商人多 D.距首都近
A
9.下列地区的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宜采用流动形式的是

A.偏远山区 B.平原地区

C.城镇 D.人口密集的盆地
A
10.右图为河流与
城市区位图
(1)A城位于____,它既是___港,又是__ 港。
(2)B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C城位于两条河流的______处,这里有大
量的________________
(4)D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ABCD四城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
供的_______。
河口


过河点的位置
汇合
人流、物流集散、中转
位于河流运输的起点
水运交通